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河北 > 正文 站內導航
[]

河北滄州推動南大港濕地保護和修復逐步走向深入 持續擦亮世界自然遺產地名片

媒體:原創  作者: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
專業號: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 2025/6/27 7:56:01

 

 

6月12日,南大港濕地水草豐美,風景怡人。 本報記者 戴紹志攝

6月12日,在美麗的南大港濕地,成群的白琵鷺棲息覓食。宋文峰攝

夏日的河北南大港濕地,蘆葦隨風搖曳,東方白鸛在淺灘嬉戲,黑翅長腿鷸在蘆葦間時隱時現,和諧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近年來,河北滄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工作,建立健全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加快濕地保護與修復進程,落實濕地分級分類保護管理,持續擦亮世界自然遺產地名片。

近日,《滄州市濕地保護規劃(2023—2030年)》正式獲得批復,為滄州市建立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提供重要支撐。以此為契機,滄州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維護濕地生態系統、改善濕地生態功能、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為目標,大力加強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全面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資源,推動濕地保護和修復逐步走向深入。

構建濕地保護長效機制

進行分級分類管理

“白色精靈”東方白鸛、戲水的黑天鵝……6月11日,在南大港濕地科研監測一體化平臺監控室,監控畫面中顯示著光臨濕地的眾多鳥兒,畫面中每只鳥的頭頂上方還標注著鳥名等信息。

“我們安裝了3套聲紋收集設備,能收錄鳥的叫聲,通過和系統內1569種鳥叫自動比對,判定鳥類品種?!蹦洗蟾蹪竦睾网B類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王立軍說,他們還安裝了多個高清攝像頭,由人工智能自動比對飛過監控探頭的鳥類數量和品種。

2021年,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搭建了科研監測一體化平臺,通過14處人工智能監測設備構建起的智能監控網絡,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數據準確性。此外,平臺還可以按時間段自動生成“聲音監測數量及物種統計表”和“物種監測熱力圖”。除了野生鳥類調查,還可協助進行氣象、水溫以及濕地氣象、水文等實時監測,以便及時掌握鳥類品種、數量、分布以及濕地氣象等相關信息。

滄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森林與濕地資源管理科科長楊俊杰介紹,滄州市濕地類型多樣。在全省12個濕地類型中,滄州濕地包含沿海灘涂、內陸灘涂、沼澤地、河流水面、水庫水面、坑塘水面、溝渠和淺海水域8個濕地類型,總面積達153879.41公頃,占全省濕地總面積的21.17%。

近年來,滄州市委、市政府把濕地資源保護管理納入林長制考核,實行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濕地面積總量管控和用途管控。目前,滄州市已初步建立集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和其他保護形式于一體的濕地分類保護體系,列入保護體系濕地總面積25740.18公頃,占全市濕地總面積的16.73%。該市已建有省級以上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濕地公園1處。

此外,滄州市還初步形成調查監測監管一體化機制。2021年以來,滄州市將濕地作為與森林、草原并列的資源類型之一,進行年度連續監測。其中,南大港濕地在全省率先搭建起科研監測一體化智能監管平臺,通過“人工智能監控 人工精細管護”,構建起覆蓋全濕地范圍的智能監控網絡。自2022年以來,連續組織鳥類調查和科研觀測,實現對濕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狀況的實時動態監測預警。

實行最嚴格的濕地保護制度

實施綜合治理工程

眼下,在南大港濕地,上百只白琵鷺雛鳥正在茁壯成長。清晨濕地的淺水區,不時響起雛鳥清脆的鳴叫聲,為這片生態樂園增添了活力。

白琵鷺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鞍着樢云洫毺氐娘埑谞钹购蜐嵃椎姆敝秤鹇劽?。它們的金色胸斑在晨曦中熠熠生輝,飄逸的羽冠隨風搖曳,宛如濕地精靈?!蹦洗蟾郛a業園區文化旅游局宣傳科科長張景興說,南大港濕地擁有豐富的食物資源和適宜的氣候條件,為白琵鷺提供了理想的繁殖環境,成為它們的重要繁殖地之一。目前,白琵鷺超40巢安家南大港濕地,每巢繁育3至4只雛鳥。

2020年起,南大港濕地實施北部退養還濕生態修復項目,通過微地形整理、灘面營造、坡面生態化改造等措施,完成生態修復面積108.8公頃,水質改善、植被恢復和鳥類棲息地保護成效顯著,為白琵鷺等珍稀鳥類提供了安全穩定的繁育環境。

近年來,滄州市以維護濕地生態系統健康穩定為目標,把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實行最嚴格的濕地保護制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對現有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生態過程進行有效保護。

在此基礎上,滄州科學開展退化濕地修復工作,增強濕地生態功能,確保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立足強化濕地監管,該市運用衛片執法、現場查驗、群眾舉報、巡查和審核反饋等多種渠道,加強對濕地資源監管。

同時,全市實施濕地修復、濕地補水、濕地植被與鳥類棲息地恢復等綜合治理工程,組織南大港濕地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海興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生態補水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項目。

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南大港成為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東方白鸛和遺鷗等眾多鳥類的棲息地、覓食地。2024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包含滄州南大港候鳥棲息地在內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順利通過評審,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滄州南大港候鳥棲息地由此成為我省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

根據《滄州市濕地保護規劃(2023—2030年)》,滄州市充分考慮濕地資源稟賦條件、結構和過程等濕地形成機制,將采取生態補水、水環境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入侵物種防治等措施修復退化濕地,提高濕地生態系統功能。同時,加強修復濕地后期管理和動態監測,組織開展修復效果評估。

加強濕地資源監測與評估

開展南大港濕地專項保護

6月12日清晨,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巡護員沈明俊騎上電動三輪車,拿著鳥類情況登記表,開始巡護工作。

“我負責的這條巡護路線走上一次就要2個小時,一天要走好幾次?!彼呎f邊觀察,并不時拿出手中的巡護終端機,記錄下巡護情況。

作為巡護員,他的工作內容包括保護區環境衛生清理、火災排查、打擊盜獵行為、救助野生鳥類等。

為了保護好這片濕地,該保護區設立保護站點10處,配備巡護人員20人,滿足保護區保護、巡護等工作需要。

根據《滄州市濕地保護規劃(2023—2030年)》,該市將結合林草濕生態綜合監測工作,構建濕地動態監測體系,進行濕地變化監測、預警、風控、評估工作。

立足完善濕地監測體系,滄州根據重要濕地、自然保護地建設情況,逐步完善縣級監測站和監測點建設。海興新建監測站和濕地監測點各1處。此外,還將開展濕地動態監測與評估,布設濕地監測樣地,建立濕地資源數據庫,掌握濕地資源生態狀況。依據監測數據,對濕地生態狀況進行評估。

為進一步加強南大港濕地整體性、系統性保護,滄州市還將持續開展南大港濕地保護與修復,通過河道疏通、水系連通、水文調控、鳥類棲息地修復,筑牢南大港濕地生態安全,提高南大港濕地生態系統功能。

同時,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加快推進“蘆葦工藝品”“黃菜生態種植”“生態水產品”“蘆葦牧草”等轉型項目。加快完善世界自然遺產地展示工作,計劃2025年底完成南大港世界自然遺產展示中心對外開放工作,通過展示滄州南大港鳥類棲息地申遺的過程和成果,提升南大港濕地作為世界級候鳥棲息地的地位。

此外,利用好南大港候鳥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聚寶盆”,塑造具有南大港特色的“大洼文化”品牌,科學打造觀鳥研學、濕地觀光等生態旅游產品。另外,以南大港濕地為重點,開發濕地觀光、漁業休閑、鹽業科普等產品,打造濕地休閑度假區。

閱讀 148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