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新疆兵團 > 正文 站內導航
[]

新疆兵團五師雙河市:廣植草格降“沙龍”

媒體:兵團五師融媒號  作者:沈志君 張培麗 楊麗娟
專業號:新疆兵團種苗 2024/6/20 18:02:03

新疆是我國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最大的省份。如何有效治沙、科學用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堅持生態固沙,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巧植草方格,有效阻止流沙前進的“腳步”,使沙區生態環境持續好轉,新疆第一大咸水湖艾比湖水位也逐年上升,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治沙工人正在軋割蘆葦。沈志君 張培麗 楊麗娟 攝

治沙工人正在軋割蘆葦。沈志君 張培麗 楊麗娟 攝

6月5日,記者走進五師八十三團十八連,連隊北側毗鄰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里是風力強勁、頻率高、持續時間長的阿拉山口風區主風道,長期以來,這里飽受風沙侵害,有數千畝良田被流沙吞噬,排灌渠系被填埋,上千棵樹木被湮沒……風沙災害每年給團場造成數百萬元的經濟損失。八十三團十八連職工陳海峰回憶起20世紀70年代該團的生態環境時感慨地說:“以前,‘風沙一起塵飛揚,四顧茫茫不見家。一天吃進二兩沙,白天不夠晚上補?!?/p>

近年來,為有效防沙固沙,五師雙河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推進荒漠化治理工程項目,以八十三團二片區國家級公益林沙化區域為重點,投資165萬元,鋪設草方格固沙3000畝,阻擋沙塵向公益林和艾比湖濕地侵襲的腳步,改善艾比湖濕地周邊的生態環境。同時,五師雙河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建設綠洲外圍基干林草防護帶和農田防護林網,全力推動防沙治沙工作向縱深發展。

治沙工人正在搬運蘆葦。沈志君 張培麗 楊麗娟 攝

治沙工人正在搬運蘆葦。沈志君 張培麗 楊麗娟 攝

在3000畝荒漠化治理工程施工現場,治沙工人正頭頂烈日,按計劃分工作業,劃線開溝、俯身鋪草、揮鍬壓埋、填沙整型,所到之處,留下了整齊劃一、經緯交叉的草格沙障,廣袤的沙漠上一片片“格子衫”映入眼簾。這些“格子衫”被稱為草方格,是專門用來鎖住流沙、防風固沙的,也叫沙障。

草格沙障治理現場 沈志君 張培麗 楊麗娟 攝

草格沙障治理現場 沈志君 張培麗 楊麗娟 攝

說起草方格固沙技術,有著29年治沙經驗并榮獲“全國防沙治沙標兵”稱號的八十三團農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郭建新再熟悉不過了。他常年奔波在治沙一線,與治沙工人一起邊學邊干邊積累經驗。從機械沙障模式的選擇、沙障間距的確定、沙障高度的設計到具體施工,他都身體力行,做了多項對比試驗,記錄了大量數據,探索出了適合本地區的一套治沙方法。

他說:“以前這里流沙流動速度快,一刮風就沙塵漫天。我們本地蘆葦資源豐富,就利用蘆葦將其軋割成50厘米的葦段,埋進沙土30厘米,裸露出20厘米,排扎成邊長一米的草方格。近年來,八十三團栽植這樣的草方格面積超1萬畝,這些沙障能有效阻擋流沙,對艾比湖濕地也起到了保護作用?!?/p>

這些年來,五師雙河市借助國家項目資金支持建立完善防沙治沙體系,持續推進生態治沙工程,落實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實現了“沙退人進”,確保了八十三團流沙區域和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閱讀 85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