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貴南縣森多鎮黃沙頭,還是一片風沙肆虐、寸草不生,沙塵暴泛濫的荒漠。如今,成片的沙柳、沙地楊樹給曾經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綠衣,絕跡多年野生動物也重回這里安家。
二十多年來,海南州貴南縣縣委、縣政府不斷推動防沙治沙工作提速增效,總體上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從擴展至縮減的歷史性轉變,防沙治沙工作邁上新臺階。沙土不敢“肆意妄為”—一草一木共同見證著貴南縣防沙治沙生態治理所取得的成績。
據了解,海南州貴南縣是青海沙漠化土地分布較廣,沙化危害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也是全國防沙治沙的重點示范縣之一,沙漠化土地面積占縣域面積的34.2%。而黃沙頭是木格灘沙漠向東延伸的前沿,面積達10余萬畝,上世紀中期以前,黃沙頭及木格灘周邊沙漠每年以5至15米的速度向東南肆意擴展蔓延,每年近3000多畝草場、耕地被沙漠吞唆,給101省道及木格灘周邊公路的暢通、周邊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特別是生存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有些農牧民為了生存舉家遷徒,有些搬遷至山坡居住,在這里經歷了一幕幕人與沙漠長期頑強的斗爭。
“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那些年看著流沙侵襲到我們的村莊和農田,心里十分著急,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能不能在黃沙頭種植上綠草,阻止流沙移動,保護生態,保護家園?”正在進行治沙工作的羊本說。
羊本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貴南縣林業局、鄉鎮、村委會的大力支持,經過多年的治理,黃沙頭地區累計栽植各類苗木達8000多萬元,累計治沙面積達7萬多畝。
“我縣一直把黃沙頭治沙造林列為沙漠化治理的重要內容,列入防沙治沙重點區域,并首創了沙地楊樹深載技術,成活率達80%以上,每年組織全縣干部、農牧民、軍人、及社會各界人士,采取‘喬、灌、草結合,封、造、管并舉’的治理措施,在黃沙頭等沙化區大力實施人工造林、禁牧封育、設置沙障等工程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貴南縣農業和科技局局長楊振海如是說。
如今,黃沙頭已經成為貴南縣治沙增綠的新亮點,流沙基本固定,沙塵暴逐年減少,當初“逃離”這里的農牧民也“回歸”了自己原來的家園,也為正在興起的森多集鎮及木格灘周邊村莊創造了廣闊舒適的發展環境和綠色空間。
貴南縣環保和林業局局長仁增介說:“近20年來,我們累計投入資金達11億元,共實施退根還林48萬畝,治理沙漠化面積137萬畝,森林覆蓋率由1996年前的2.6%提高到如今的14.2%,有效的減少了風沙災害天氣,減緩了土地沙化、草場退化的速度,局部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生存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