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立足森林生態優勢,通過高位統籌產業布局,打造魔芋產業“研—植—產—銷”全鏈條服務,形成從種源研發到終端市場的全鏈條保障體系,不斷激活林下空間生態價值,為縣域生態經濟發展提供可復制的創新范本。
下好產業開發“先手棋”,強化利益聯結
景谷縣將林下魔芋產業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和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成立魔芋工作專班,印發《全縣魔芋產業發展方案》;采取“大產業 新主體 新平臺”的路徑,依托“企業 合作社 農戶”模式,通過政策扶持、宣傳發動、典型帶動,2024年全縣魔芋種植面積8613.2畝,有從事魔芋種植、加工的企業3家,農業專業合作社10家,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以建設種植示范村的方式,引導各村經濟聯合社通過盤活閑置資源開發出魔芋種植基地進行試種,共開發出150余畝土地,銷售額達40萬元,帶動群眾種植積極性。再通過“規模發展、連片規劃、整村推進”的原則,采取“村集體 公司 合作社 農戶”模式,構建生產聯動、利益共享的聯農帶農機制,打造優質的魔芋種植生產基地,目前,百畝連片基地1個,帶動全縣1230人從事魔芋相關產業。
下好林下魔芋“種植棋”,強化生態賦能
政府與魔芋加工企業簽訂項目戰略合作協議,企業出資建設集培育、收購、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加工廠和種植示范基地,在企業專業力量的帶動下,全縣魔芋種植規模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從2013年的5畝實驗地,發展到2024年累計帶動種植3.2萬畝以上,橡膠林、人工思茅松林下種植1.2萬畝,建成魔芋示范種植基地14個,形成“引進一個、帶動一片”的乘數效應。
引進省農業科學院,設立“基層專家工作站—丁銘專家站”,開展魔芋選育、種植和推廣。專家通過種植摸索和實驗驗證,選育出“興邁4號”“興邁6號”“云彌5號”3個產量高、抗病性強、繁育系數高的珠芽魔芋新品種,較先前品種每畝增產80公斤左右。2022年通過云南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目前已在全縣10個鄉(鎮)推廣種植。組建專業技術團隊,充分依托省農科院專業技術和本地土專家實踐經驗優勢,通過理論講解和田間實際指導方式,針對魔芋品種選育、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魔芋種植技術培訓,在全縣10個鄉(鎮)推廣種植。
圍繞“一核兩翼”產業布局,以益智為中心,重點推進碧安、勐班、鳳山聯動種植和輻射帶動作用,要求益智、碧安、勐班、鳳山4個鄉(鎮)每個鄉(鎮),嚴格按照標準化選出兩個村分別建立林下魔芋種植和玉米地套種示范樣地,其余6個鄉(鎮)分別選出1個村分別建立林下魔芋種植和玉米地套種示范樣地。通過示范點建設引領帶動,打造家門口學習陣地,讓標準化種植可復制可推廣,讓更多群眾可就近就地學習掌握魔芋種植管理技術,同時建立魔芋產業群,方便大家交流好的經驗和做法。經測產玉米地套種每畝平均產鮮魔芋3噸上下,按市場價格不低于4元算,畝產收入在12000元左右,減去成本4500元可實現畝純收入7500元左右;思茅松林下種植魔芋,畝產2噸上下,畝產收入在8000元左右,減去成本3000元,可實現畝純收入5000元左右,同時企業已承諾收購保護價格(每公斤2.5元)有力解決好群眾不敢種的問題。
下好三鏈融合“產銷棋”,強化市場導向
構建“四重保障”機制,即林農可通過土地入股獲得分紅(年均增收1500元/戶)、參與種植管護獲得勞務收入(日均工資120元)、土地租賃、保底收購協議確保收益穩定(收購價高于市場價5%),推動分散林地整合為“風險共擔、收益共享”共同體。通過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滾動投資420萬元,建設3000畝示范基地帶動300戶農戶,預計實現戶均增收1500元/年以上,10個鄉鎮服務站點實現“種苗供應—技術指導—產品收購”全流程覆蓋,發揮項目在高質量發展的導向作用,政府、企業、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群眾實現利益共贏,讓“小魔芋”形成“大產業”。
通過積極招商引資、整合政策資源,引進具備技術能力和設備的企業與景谷本地種植服務專業合作社合作,投資1.35億元實施魔芋精深加工項目,提高產品標準化、規?;蛥f作化水平,年可加工商品魔芋10萬噸、年產魔芋精粉8000噸以上,2021年建成投產的第一條生產線可年加工商品魔芋1.5萬噸、生產精粉1000噸以上。在10個鄉鎮設立魔芋收購點,建立“縣鄉村”三級收購網絡,創新“保底收購 二次分紅”機制,按市場價訂單式回購產出的商品魔芋,村集體經濟或合作社每交售1噸鮮魔芋給予100元勞務費,有效解決了種植后銷售的問題。2024年實現1400噸干品產值5600萬元,帶動1524戶農戶增收。積極推動景谷魔芋品牌化生產,于2024年6月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目前已與國內外多家知名客商建立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有效拓寬了產品銷售渠道,打開了國內外市場。(記者 沈浩 通訊員 張鑫 周寧)
來源:https://baoshan.yunnan.cn/system/2025/06/13/033512675.shtml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