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全國林草動態 > 政策性項目 > 正文 站內導航
[]

黃羊灘:北京風沙源變身新綠洲

媒體:北京日報  作者:郭濤
專業號:關注森林資訊 2017/9/1 21:25:08

黃羊灘位于北京西北上風口,居張家口市五大沙灘之首,也曾是北京主要風沙源之一。經過十幾年的京津風沙源治理,林草覆蓋率已超過90%。如今,這里建起了林場、文化園、采摘園,不僅涵養了京津水源,還讓當地村民過上了好日子。

沙地起公園

黃羊灘位于張家口市宣化區黃羊山下,面積14.6萬畝,距北京直線距離138公里。上世紀末,黃羊灘流動沙丘面積近90%,每年被大風刮走的表土達2.57萬噸,夏秋泥沙入庫量達65萬噸,曾是北京主要風沙源之一。“過去,這里草木不生,天總是黃的,風裹著沙子直往人嘴里灌。連續刮兩三天,屋子里都是沙子。”58歲的當地村民史建青向記者回憶道。

2000年,黃羊灘開始實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十幾年來,黃羊灘林場先后完成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近10萬畝。張家口市宣化林場場長李澍貴介紹,目前,黃羊灘森林覆蓋率已提高到74%,林草覆蓋率超過90%。

如今,黃羊灘不僅堵住了吹向北京的風沙,還建起了文化園——2016年7月1日,在曾經沙化最為嚴重的許家堡村東,規劃占地2000畝、投資1.8億元的黃羊山文化園開園了。乘坐文化園的摩天輪俯瞰黃羊灘,滿眼綠意蔥蘢,猶如一片綠洲?;ㄌ锊莺?、瓜果壓枝、亭臺水榭,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

“我小時候就在黃羊灘里長大,后來因為實在受不了這里的環境,父母帶著我們舉家搬遷到城里?,F在反過來了,城里人都往黃羊灘跑。”游客劉先生感慨地說,“如今的黃羊灘太美了,空氣新鮮,我周末經常帶孩子來這里玩,讓孩子親近親近大自然。”據介紹,文化園開園以來,接待游客已超過10萬人次。

遍地采摘園

在宣化區洋河南鎮,一個個水果采摘園鱗次排列;一間間陽光溫室里,不同品種的果樹競相生長。金坤采摘園的主人肖飛告訴說,他從2010年開始建設溫室,目前已建起60多個陽光溫室,設施栽培面積達300多畝。采摘園里既栽培了本地傳統優勢樹種,如桃、杏、葡萄等;還栽種了外來品種,像櫻桃、無花果、藍莓、獼猴桃等,實現了南果北移。

提到在黃羊灘上種植果樹,肖飛仍記得當初的艱辛:黃羊灘上都是沙地,并不適合果樹的生長,他們冒著極大的風險,在沙地中挖溝,將沙土移走,然后再換上適宜果樹生長的土壤,并配備了輸水管道。為保護生態環境,最近幾年,他們還增加了噴灌、滴灌等節水設施。

在采摘園,每月都有水果可供采摘,肖飛掰著手指頭介紹著,每年1月至3月采摘園內有草莓、4月中旬可以采摘杏子、藍莓5月就可上市、葡萄在6月成熟、紅肉火龍果一年都有……一個大棚每年生產1000公斤水果,每年可接待游客2萬至3萬游客前來采摘。肖飛介紹說,采摘園與北京、張家口的超市進行了對接,未來還打算通過電商平臺推銷水果。

曾經的不毛之地如今果品飄香,放在過去讓人難以想象。

過上好日子

過去,黃羊灘除了沙地就是荒地,只有邊緣地帶才有村莊。這里的村民靠天吃飯,頭兩年種上的莊稼,過兩年就被沙子埋了。莊稼長不好,辛苦到頭一年也收入不了多少錢。

通過風沙治理,黃羊灘可利用土地增加了,對農牧業造成的破壞減少了,文化旅游項目的引進,也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的問題,當地農民成了人人羨慕的工薪族。

宣化區春光鄉張家坊村村民白云說,過去一味依賴種地,家庭收入少,現在人們有了更多選擇,或到文化園打工,或到采摘園勞作,或從事林場養護,都能增加家庭收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原來黃羊灘周邊村鎮的農民飽受風沙之苦,如今靠著黃羊灘這個“綠色聚寶盆”過上了好日子,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按照“農業+旅游”的思路,發展起觀光農業、林果采摘,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閱讀 38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