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態形勢依然嚴峻。
我國有草原近60億畝,占全球草原面積的12%,占我國國土面積的41.7%,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長期以來,我國草原主要作為生產資料來管理,缺少作為生態資源管理的理念和措施,存在法律制度不夠完善、資源利用不夠科學、執法監督較為薄弱等問題。如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建立草地、家畜、人和諧發展的草原生態系統?兩會期間,代表委員或提交建議提案,或接受采訪,積極建言加強草原保護管理。
目前,我國草原面積依然沿用上世紀80年代第一次全國草地資源調查數據。其間,各地草原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由于草原調查、草原統計等制度尚未建立,新一輪全國草原資源調查遲遲未能開展,導致草原家底不清、情況不明,許多地方草地和荒地界限模糊,草原在農業開發過程中被破壞或侵占。
全國政協委員、寧夏農林科學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長蔣齊建議,盡快啟動新一輪草原資源狀況調查。
“近幾年,部分?。▍^)開展了新一輪草原資源普查,但缺乏全國統一的技術規范。”全國人大代表、甘肅農業大學教授馬暉玲建議,新一輪調查不僅要設立全國、?。▍^)調查工作機構,還要提出總技術方案、業務技術規程和普查工作方案,并強化草原資源調查的監督管理。
九三學社中央在提交的《關于大力推進草原培育改良工程的建議》中提出,當前我國草原保護建設投入嚴重不足,建議繼續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退牧還草等重點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工程,并合理提高禁牧補助和草畜平衡獎勵標準。同時,加大直接用于草原生態修復和生產力恢復的資金投入,在有條件的大專院校成立草學院或增設草學科,加大對草原補播改良技術及相關機械裝備制造、高產優質牧草新品種研發應用的支持力度。
九三學社中央在提交的大會發言中建議,統籌全國草原發展規劃,實施分類治理。將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兼具生態和生產功能的劃入基本草原,確權并落實保護建設責任;適合作打草場或農業設施建設的,明確數量指標,加大治理修復,納入用途管制。
“草原生態與畜牧業發展息息相關,草原保護需要完善的科技體系給予支撐。”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劉新樂認為,草原生態建設和畜牧業發展仍存在產學研脫節現象,建議聯合國家和地方力量,組建地方草原生態建設和畜牧業發展專家領導小組及專家庫,將地方研究機構納入國家一流學科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體系,探索形成優勢與需求互補、保護與發展同步的工作格局。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草原監督管理局局長助理陳良建議,在草原牧區實施飼草儲備戰略,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建立相應的飼草儲備庫,解決季節性飼草供應不平衡等問題,提高牧民的防災抗災減災能力。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