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6月5日,天津市召開“十項行動”見行見效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天津市規劃資源局副局長張宏暉介紹了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生態保護修復的有關情況。
張宏暉表示,市規劃資源局科學優化空間格局,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美麗天津提供規劃資源要素保障。
持續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布局。堅持規劃引領,統籌協調“農業、生態、城鎮、海洋”四類空間,制定實施《天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強化京津冀三地聯動發展,形成“兩帶集聚、雙城優化、智谷升級、組團聯動”的市域產業空間結構;加快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持續筑牢“三區兩帶中屏障、七廊五湖四濕地”的市域生態格局;完善公共服務和商業設施配套,促進城鄉人口合理有序流動,以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持續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控。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作為城市發展不可逾越的底線,嚴格限制城市無序蔓延,引導城鎮建設緊湊布局。推動《天津市關于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決定》頒布實施,科學化管理生態保護紅線。推進各類自然保護地整合歸并優化,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確保重要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跡、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得到系統性保護,并釋放一定的發展空間。
持續實施重要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包括:
持續開展濕地生態系統修復,全面加強七里海、大黃堡、北大港、團泊875平方公里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修復工作。完成“1+4”規劃確定的土地流轉、生態移民、濕地修復等各項規劃任務,打造國家濕地保護與修復典范,濕地保護率保持50%以上,推動濕地生態系統明顯向好。
持續推進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圍繞綠色生態屏障重點片區,全方位實施生態修復、拆遷復綠、造林綠化、環境治理、路網建設等“十大工程”73項子工程,大力發展生態觀光旅游,打造4至5條生態主題精品旅游線路,逐步將綠色生態屏障區打造成“都市生態朋友圈”,為廣大市民提供休閑度假新去處。
打造東部國際藍色海灣帶,加強海岸帶分類管控,對歷史圍填海遺留區域進行科學規劃,引導綠色環保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消化存量資源。實施“藍色海灣”整治修復,推進生態廊道、岸線岸灘修復、濱海濕地修復和生態擴容等工程,修復岸線長度達23公里,修復濱海濕地面積達1180公頃。推動濱海國家海洋公園實施建設。多措并舉,提升岸線防護與抵抗海洋災害能力,拓展公眾親??臻g。
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推進“一環十一園”“植物園鏈”建設,著力構建城市公園體系和連通中心城區內外的生態廊道網絡。充分利用邊角地、閑置地、現狀綠地開展口袋公園建設,新建提升口袋公園300個以上,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閑游憩場所,讓群眾樂享美麗天津建設成果。
攝影 劉乃文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