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寧夏 > 正文 站內導航
[]

石嘴山打造黃河“幾字彎”寧夏攻堅戰樣板

媒體: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中國綠色時報
專業號:石嘴山市林業和草原局 2024/4/8 15:36:16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堅持系統觀念,按照“護山、理水、營林、興田、治湖、豐草、固沙”理念,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全力打造黃河“幾字彎”寧夏攻堅戰石嘴山示范樣板。

高起點謀劃。石嘴山市堅持以共治共贏凝聚合力,打破行政區劃界限,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陜西省榆林市、甘肅省慶陽市政府簽署毛烏素沙地聯防聯治合作協議,構建4省區5市14旗縣同向發力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的格局。以項目共謀蓄勢增能,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等“四水四定”原則,根據荒漠化沙化土地分布現狀,因地因時制宜、分區分類施策,制定印發《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石嘴山市實施方案》,全力推動攻堅戰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

高標準推進。石嘴山市召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推進會,印發《石嘴山市2024年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實施方案》,高標準謀劃、高質量推進項目落實,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和政績工程,努力打造示范性亮點工程。2024年,全市規劃重點實施項目29個,計劃完成營造林6.98萬畝、沙化土地生態修復2.6萬畝、退化草原修復1.6萬畝、濕地修復4.5萬畝。目前,賀蘭山東麓水源涵養和生態治理等13個項目已開工建設,完成營造林面積1400畝,場地平整1.2萬畝,開挖種植穴18.14萬穴,栽植苗木16.2萬株。

新技術突破。立足立地條件、沙害狀況及水資源供給現狀,石嘴山市因地制宜實施“固、修、治、防”相結合的措施,打造綜合治理示范模式。對農田外圍及靠近主要交通干道、立地條件較好及有水源的固定沙地區域,采取喬灌草綜合治理模式。對現有防風固沙林和退化草原存在固定沙地及半固定沙地未活化沙丘區域,采取灌草綜合治理模式。對林草植被嚴重退化、深根性灌木比例低、優質牧草比例不足、無法固定流沙且存在復沙風險的半固定沙地活化沙丘區域,采取“工程固沙+喬灌草”綜合治理模式。對流動沙地及自然植被稀疏的半固定沙地活化沙丘,采取“工程固沙+灌草”綜合治理模式。在“工程固沙+灌草”綜合治理模式區,打造497.8畝示范樣地,引用秸稈沙障、刷狀網繩方格沙障、樹枝沙障、尼龍網沙障及“尼龍網+稻草”沙障等多種工程固沙類型,研究探索治沙新模式、新技術。

新品種示范。聚焦打贏毛烏素流動沙地殲滅戰,石嘴山市著力構建以灌草為主、喬灌草相結合復層植被類型結構,形成以“封禁育草帶-物理及化學固沙帶-沙產業經濟發展帶-固沙護河促產鎖邊林帶”為主的“四帶一體”綜合防護林草體系模式。樹種主要選用耐干旱、抗風蝕、抗寒、耐風沙、耐瘠薄的鄉土樹種,種苗優先選用林木良種及周邊原生植被樹種。充分挖掘野生鄉土植物資源優勢,通過野外引種、繁育培植,收集保存當地優質種質資源,同時引進沙木蓼、文冠果、梭梭、羅布麻等沙生植物,打造5000畝沙生植物園。合理開發利用沙區資源,應用試驗以梭梭+肉蓯蓉、檉柳+羅布麻、沙蔥+沙木蓼、黑果枸杞、文冠果、沙冬青等為主的沙地種植產業,大力發展沙區生態產業,促進農林結構調整、轉變生產方式,探索“沙地增綠、經濟增效、農民增收”之路。

閱讀 24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