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全國林草動態 > 地方林草要聞 > 正文 站內導航
[]

內蒙古新華林場努力建設全國防沙治沙示范樣板

媒體: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果叮咚
專業號:日月峽資訊 2025/5/26 12:19:08

初夏,在黃河“幾字彎”頂部的內蒙古新華林場,一排排挺拔的楊樹扎根沙丘,梭梭林的枝葉在風中沙沙作響。視力所及,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兩年前,這里尚有沙地裸露,如今再次俯瞰新華林場,綠色已成為主色調。

自2023年啟動“綠帶行動”以來,新華林場累計栽植苗木265萬株,林草覆蓋率從65%增至88%,建成了全國防沙治沙試點林場,走在全國防沙治沙戰線的前列。

新華林場防火瞭望塔上俯拍全貌

走進新華林場深處,一叢叢幼苗在老樹的庇護下頑強生長,展現出勃勃生機。眼前的綠意深深與昔日的黃沙漫天形成鮮明對比。

新華林場的蛻變始于60多年前。建場初期,這里災害性天氣頻發,黃沙吹得人睜不開眼。經過幾代人努力治理,尤其是“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國家工程的實施,林場累計造林3.9萬畝、植樹430萬株,沙地面積縮小到0.5萬畝,形成了“三北防護林 農田防護林 防風固沙林”生態防護林體系。

“過去治沙靠人海戰術,現在靠的是科技、是機械?!绷謭鳇h支部書記杜文化指著沙丘上澆水的工人們介紹。新華林場與中國林科院沙漠林業實驗中心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專家工作站,組建技術團隊。充分利用技術和人才優勢,實施《節水技術與灌溉設備研發與升級》項目,布局研究鹽堿喬灌草種篩選實驗,并通過實施綠帶行動和光伏治沙等重點工程,實現新能源開發和生態治理融合發展。

科技手段還體現在林場防火監測中。兩年來,林場搭建了涵蓋會議系統、標準專業機房、草原監測預警平臺的信息指揮系統,5座24小時運轉的監控塔現已全部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森林火情監測覆蓋率,使森林防火充滿“科技范”。

在林場的育苗基地,300萬株林木良種排排站立,為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夯實種苗保障基礎。新華林場職工烏日格哈達介紹,保障性苗圃集中種植、造林密度高,便于集中澆水施肥,苗圃地設計規整,可實施機械作業,方便管理。為保證苗木成活率,新華林場立足林場特點,打造規范化、智能化、集約化管理的現代化苗圃產業基地。林場核心作業區實現噴灌澆水全覆蓋,林場灌溉用水節約40%。

在生態治理的基礎上,新華林場推動產業融合發展,通過發展梭梭接種肉蓯蓉、光伏板下種植有機牧草和中草藥材等產業,林場不僅提升了土地資源利用效率,還帶動了周邊農戶增收。此外,林場還開辟了精品旅游線路,將班禪召海子、烏蘭圖克國家沙漠公園等景點串聯起來,打造生態旅游新亮點。

“生態明顯改善,為林場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其他巨變。紫穗槐、揚柴、梭梭、花棒等鄉土適生植物不僅是治理沙地的‘戰士’,同時還催生出了育苗保障基地和紅色宣講基地?!倍盼幕χf。

近兩年來,全國各地649個單位、1.85萬人次到新華林場觀摩學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舉辦京蒙青年守望北疆助力“三北”工程建設系列活動,不定期組織中小學生進行研學教育活動。通過紅色教育、研學交流、觀摩體驗、植樹造林、宣講引導等方式,把新華林場打造成了黨建引領融合發展的新林場。

從治沙造林林場到創建全國防沙治沙試點林場,兩年間,新華林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夕陽西下,林場深處的瞭望塔上,護林員用望遠鏡掃視著無邊的綠浪。監測數據顯示,林場附近兩個湖泊的水面由原來500畝擴大到700畝。這片曾經的不毛之地,如今每一處土地都在靜靜講述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故事。

牢牢把握發展新優勢,新華林場將結合國家生態建設工程,加大沙地、鹽堿地治理與綜合利用力度,全面統籌做好“增綠、護綠、用綠、活綠”這篇大文章,通過造林、種草、治沙,持續提升林草綜合植被蓋度,力爭全方位發揮新華林場在生態建設中的示范輻射作用,努力將林場建設成為全國防沙治沙示范樣板。(果叮咚)

閱讀 508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