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環境】蒼山洱海間,“純凈生活”再升級
近日
《科技日報》報道
蒼山洱海間,“純凈生活”再升級
詳情如下↓↓
夏日的彩云之南,洱海清波映著旋轉的風機;南來北往的旅人穿梭在蒼山腳下。
近年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大理州”)亮出一套硬核“零碳方案”,通過綠電固本、循環經濟強筋、數字治理賦能等舉措,打造碳達峰樣本,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名單。
綠電革命,驅動“零碳心臟”
在洱海西南海拔3000米的者磨山巔,30米長的白色風機葉片劃破云海,旋轉中綠電匯集成流;洱海東岸荒坡,光伏板連成“藍色梯田”,吸收炙熱陽光……這些綠電合力驅動著云南的“零碳心臟”。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電網是排頭兵?!蹦戏诫娋W云南大理供電局總經理段尚琪介紹,為全力保障大規模新能源并網消納,僅2024年,大理州就新增203.434萬千瓦新能源入網。
不久前,大理州祥云、鶴慶兩座共50萬千瓦集中共享儲能電站相繼成功實現全容量并網,標志著大理在推動“風光水儲”清潔能源基地、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上取得關鍵突破。
“受自然因素影響,新能源供電波動大。我們通過區域級源網荷儲聯合調度,用儲能電站來‘削峰填谷’?!蹦戏诫娋W云南大理供電局電網規劃與建設部經理楊瑾告訴記者。在她身后,是以綠色低碳為引領的源網荷儲聯合調控中心。該中心也是國內率先實現電網一二次運行方式自動調整的區域中樞,保證了88.76%新能源超高滲透率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耙郧鞍滋祜L電送不出、晚上光伏發不了,現在儲能電站成了超好用的‘充電寶’?!睏铊f。
記者了解到,在祥云縣,綠電年帶動工業產值超120億元。如今,祥云零碳園區已打通“電—能—碳”數據鏈條,首次實現省內零碳園區的電碳監測,提供園區及企業能耗分析、排碳分析,有力支撐“能耗雙控”向“碳排雙控”轉變。
大理州還率先在云南實現首批規?;G證交易突破,累計獲得正式簽發的可交易綠證80萬張,銷售綠證49.8萬張,企業憑此抵扣碳配額。一張綠證,真的可以換成真金白銀。
“向綠而進、向數而變、向新而行、向質而立,前景無限?!倍紊戌髡f,南方電網云南大理供電局將持續深化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助力打造碳達峰樣板,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電網力量。
循環經濟,激活“無廢基因”
清晨6點,在洱海源頭的洱源縣鳳羽鎮,50歲白族婦女李春喜發動三輪車,開始一天的工作。作為云南順豐洱海環??萍脊煞萦邢薰荆ㄒ韵潞喎Q“順豐洱海公司”)的收集員,她每天要清理3噸左右的牛糞。
“在我們這里,牛糞可以變成‘黃金’!”李春喜抹了把汗,指向收集站。在這里,每天有百余噸廢棄物經歷蛻變。9年來,她憑借雙手,累計運送近萬噸有機廢料,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好人春喜”。
“我們對洱海流域的有機廢棄物,做到了全覆蓋、全收集、全利用,形成了‘順豐洱海模式’?!表権S洱海公司副總經理王春榮告訴記者。企業2473名員工,每天收集處理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廚余垃圾、濕地的枯死水草等各種有機廢棄物近2000噸。
收集只是基礎,難點是全過程、全鏈條、全生命周期、一管到底的收集處理。截至目前,企業累計處理洱海流域各類有機廢棄物近400萬噸。經高溫好氧發酵、厭氧消化,廢棄物實現“重生”:生物天然氣用于企業生產循環自用,并入網商用;有機肥則滋養著生態糧食、蔬菜。
“碳達峰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比珖鴦趧幽7?、順豐洱海公司董事長鐘順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公司每年減排二氧化碳30多萬噸,相當于每年種下909萬棵精壯云南松。
在大理州,工業固廢的“點金術”同樣驚人。在云南祥云飛龍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里,百萬噸鉛鋅廢渣通過新型濕法煉鉛工藝,被“榨”出鉛、鋅、銦等稀缺金屬,搖身一變成了寶貴資源;在云南貝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企業創新循環利用技術,實現負極材料石墨化廢料全回收;采用水電鋁一體化技術,噸鋁碳排放降低四成。大理工業,正上演著“變廢為寶”的精彩戲碼。
數智賦能,編織“生態神經”
隨著大理州洱海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調出“數字洱?!逼脚_界面,137個入湖河口的氮磷數據和400多個前端監測設備的數據瞬間呈現。
指尖劃過觸摸屏,監測數據實時刷新?!翱偭诐舛韧认陆?2%,但仍需強化沉水植物的修復?!惫ぷ魅藛T的指令即刻下發至30公里外的陽溪河口濕地工作站。這個匯聚50億條環境數據的平臺,聯動著26個單位和部門,織就了守護洱海的生態“神經網絡”。
大理州智慧洱海監管指揮中心副主任李艷芳介紹,“數字洱?!逼脚_具備智能感知、數據中心、決策支持、協同管理、信息服務、業務應用六大功能模塊,還接入了洱海流域水文、氣象、污水處理廠等26家單位的數據,預警處置效率提高了3倍。
蒼山洱海間,低碳轉型故事還在上演。
大理古城的特產名品店里,一袋250克裝食用玫瑰花醬外包裝,清楚標明種植、加工、包裝全流程的碳排放基準值;在沙溪古鎮,拍戲的劇組全程使用新能源車,燈光系統由儲能電池供電,實現影視碳中和;在洱海上游,通過種植海菜花、蓮藕等水生經濟作物,洱源縣不僅修復了濕地生態,更帶動當地1550戶農戶年均總增收超3000萬元。大理州森林覆蓋率位居全省第三,森林碳儲量與洱源西湖濕地公園、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碳儲量一道,被納入云南省生態補償核算體系。
“打造碳達峰的全國示范樣板,大理州在蹚新路?!贝罄碇菸睍?、州長陳真永告訴記者,當地以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應用為引領,以碳普惠、碳足跡為重點,以節能降碳改造、先進技術示范、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生態保護修復等九大領域為支撐,推進區域特色碳達峰試點,把魅力大理建成綠色低碳的旅游康養示范區。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