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北美生活過一段時間,那么你很可能在路邊遇到一種灰突突的,長得像斑鳩的鳥兒,當這種鳥兒起飛時會發出一種奇特的哨聲,令人過耳不忘。這種其貌不揚卻在飛行時自帶音效的鳥兒,是北美分布最廣泛、數量最多的鳥類之一,它就是哀鴿(Zenaida macroura)。
咕?有人在喊我?圖片:naturespicsonline
北美常見的呆鴿子
哀鴿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喪喪的,人們給它取這么一個名字,是因為哀鴿會發出低沉的“咕~嗚!咕~咕~咕~”的鳴叫聲,聽起來很像是在哀泣哭訴。這實際上是哀鴿小伙子為姑娘唱的求愛之歌,并沒有什么哀傷的意思。
哀鴿長得很像國內常見的珠頸斑鳩(Spilopelia chinensis),但它的尾羽更尖,整體羽色更偏灰一些,翅膀上有幾塊黑色的斑點,它的體形也比較修長,不如珠頸斑鳩那么圓潤。哀鴿也沒有珠頸斑鳩那標志性的“珍珠披肩”,但雄性哀鴿在頸部兩側各有一小片具有金屬光澤的羽毛,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可以折射出金色或紫紅色的輝光,是它們撩妹時的“加分項”。
脖子上的一朵“小紫花”。圖片:Rolf Nussbaumer / NPL / Minden Pictures
同屬于鳩鴿家族,哀鴿的生活習性與其它鴿子和斑鳩類似,習慣在地上尋找植物種子為食,所以它們喜歡開闊或半開闊的棲息地,如草原、農場、荒地和城市綠地,在這些地方經??梢钥吹桨潅冊诘厣狭锪镞_達,邊走邊從地上啄食草籽。哀鴿很少出現在濕地和茂密的森林中,這些地方缺少它們喜歡的開闊環境和食物。
哀鴿一向是各種食肉動物,尤其是鷹隼等猛禽垂涎的美餐。畢竟它嘴不堅爪也不利,基本沒有自衛能力,而且個頭適中、肌肉豐滿,著實是一頓方便的好飯,堪稱自然界的“便當物種”。
犧牲在草原隼(Falco mexicanus)口中的便當。圖片:Tom Vezo / Minden Pictures
然而,想吃到哀鴿肉的前提是能抓得到它。哀鴿身材修長,整體呈流線形,尖尖的翅膀和尾巴表明它是以飛行速度見長的鳥,它們可以飚出秒速24.5米(每小時88公里)的高速,足以將大多數捕食者甩在身后。
有意思的是,當一只在地面上覓食的哀鴿發現有危險來臨時,它不會發出叫聲警告同伴,而是會直接起飛,此時它振翅時發出的尖哨聲就像拉響的警報,提醒其它哀鴿注意潛在的威脅,整群哀鴿就會馬上起飛逃離。由于省去了發現危險后再發出叫聲示警的時間,這種示警方式給哀鴿提供了更多逃生的機會。
撩妹滿級,造房子零級
和珠頸斑鳩一樣,哀鴿也很好地適應了被人類改造過的環境。畢竟它們的食物——植物種子可以說是到處都有,尤其是農場的大片田地,簡直就像自助餐廳。城市中林木疏朗、有著大片開闊草坪的綠地也是它們鐘愛的覓食場。只有在繁殖期,哀鴿才會為了補充蛋白質而吃一點昆蟲或蝸牛。
吃玉米的哀鴿。圖片:Lynn M. Stone / NPL / Minden Pictures
鴿子在西方文化中一向是愛情和忠誠婚姻的象征,哀鴿也是如此,它們實行一夫一妻制,親密的伴侶會常年待在一起,只有當其中一方不幸成為捕食者的美餐后,幸存者才會去尋找新的配偶。
哀鴿小伙子除了向姑娘們唱出讓人聞之哀傷的深情傾訴,還會用優雅的滑翔和激情四射的表演博取雌鴿的歡心:雄性哀鴿挺胸抬頭,將空氣吞入嗉囊,把脖頸鼓得粗粗的,使頸側閃亮的彩色羽毛充分展示出來,然后一邊點頭一邊大聲鳴叫著往雌鴿身邊湊。假如雌性哀鴿對這只雄鴿懷有好感,它會與追求者保持一個若即若離的距離——既不讓雄鴿輕易親近,又不至于使它失去信心。當我們看到兩只哀鴿在互相為對方梳理羽毛時,就可以確定這對哀鴿已經喜結良緣了。
卿卿我我(?)。圖片:動畫《羅小黑戰記》
一旦配對成功,就需要置辦“婚房”。雄性哀鴿會領著自己的新娘去“看房”,帶它去察看可以筑巢的備選地點,一旦新娘選中了某處巢址,雄鴿就會飛出去尋找小樹枝、草棍兒、草葉之類的巢材帶回來給雌鴿,雌鴿把這些巢材堆在一起,弄成一個淺盤狀的簡陋鳥窩,嗯,簡直可以用“粗制濫造”來形容。
隨隨便便鋪幾根樹枝,房子就是這么簡單咕!圖片:Karney, Lee,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 Wikimedia Commons
哀鴿不僅做窩很隨意,窩的選址也很不講究,這似乎已經成了鳩鴿家族的“優良傳統”。原本哀鴿們是在樹上做窩的,也有些會將窩搭在灌木叢中或藤本植物上,然而現在我們可以在城市建筑物的各種位置發現哀鴿的巢,比如窗臺、陽臺上的空花盆、立柱頂端、壁燈頂上、排水管道上端、橫梁上方等等。
“鐵憨憨”有傻福
2016年,俄亥俄州的一對哀鴿,在帕爾瑪警察局的一輛警車雨刷上做了一個窩,并開始孵蛋。警察蜀黍們發現這倆小家伙擅自侵占警用器材后,不僅沒有將它們依律收押,還將一把舊傘固定在鳥巢上方為它們遮陽擋雨,并且用隔離帶將這輛警車圍了起來,防止有人靠近干擾,可以說是十分有愛了。
人類給我們安排的地方也不錯咕!圖片:Stepdcs / Wikimedia Commons
如此“心大”的舉動簡直令人捏一把汗,這樣隨意安置下一代,會不會導致后繼無鴿???不必擔心,人工建筑物遠比樹木堅固,那些有遮蔽的地點更是無懼風雨,垂直又光滑的水泥墻體能令大多數擅長爬樹掏窩的捕食者望巢興嘆,更何況建筑物上的鴿巢旁邊經常人來人往,一般的野生動物哪敢靠近?
哀鴿每窩產兩枚蛋,雌雄哀鴿輪流孵蛋14天之后,小哀鴿就破殼而出,剛出生的小家伙軟弱無力,眼睛都沒睜開,身上只有一些稀疏的絨毛,這時它們依賴父母給它們保溫。雌雄哀鴿都會從嗉囊分泌“鴿乳”來喂養雛鴿,鴿乳的營養成分近似哺乳動物的乳汁,小哀鴿吃著這種營養豐富又好消化的食物,長得飛快,僅需兩周就可以長出大部分羽毛離開簡陋的鳥窩。
誰說吊籃不能下蛋的咕!圖片:Channel 6 / youtube
雖然小哀鴿最早在21天大的時候就可以獨立生活了,但父母通常會在它們離巢后繼續喂養它們幾個星期。滿月后的小哀鴿就已經和父母長得相差無幾,只是幼年哀鴿的每一片羽毛都帶有淺色的邊緣,看上去像是有著鱗片狀的花紋。
哀鴿雛鳥的羽毛有白色的邊緣。圖片:Rolf Nussbaumer / NPL / Minden Pictures
大多數食蟲鳥,在有大量昆蟲可以喂孩子的季節才能繁殖,因為有鴿乳這個“育兒神器”,又以植物種子為主食,哀鴿不必受這個限制。實際上哀鴿是北美洲繁殖期最長的鳥類。一般情況下每對哀鴿每年會繁殖2~3窩,在氣候溫暖、食物充足的地區,有些哀鴿每年能繁殖6窩,一年基本沒停過,一直都在生孩子。小哀鴿出生85天之后就已發育成熟,可以繼續繁殖下一代了。
人類在北美的開發將大片的森林改造成了農田和牧場,增加了哀鴿喜愛的棲息地,憑借“四處皆可為家”和“湊合能用就行”的筑巢策略,和孵化期短、后代發育成熟快的優勢,哀鴿已經成為了北美最常見、數量最多的野生鳥類之一。據估計全世界約有2.7~4.75億只哀鴿,它和紅翅黑鸝(Agelaius phoeniceus)、旅鶇(Turdus migratorius)、紫翅椋鳥(Sturnus vulgaris)都是在北美洲種群數量過億的優勢鳥種。
放鴿子大賽(不)。圖片:S and D and K Maslowski / FLPA / Minden Pictures
鴿口興旺的親戚……滅絕了
哀鴿種群數量龐大、分布廣泛、繁殖率高,人們認為它們目前沒有物種延續上的風險,把它列為無危物種。在美國,狩獵哀鴿是一種傳統運動,美國的50個州中有41個允許對哀鴿開展合法狩獵。秋季,北方的哀鴿向南方遷徙,獵鴿季節也隨之開始,持續時間以各州具體規定為準,一般是在9~11月間。據統計,每年至少有2000萬只哀鴿被合法獵殺,有些年份甚至多達7000萬只,年均狩獵數量約在4500萬只左右。
這不禁讓人想起哀鴿那著名的親戚——旅鴿(Ectopistes migratorius)的悲慘命運。旅鴿和哀鴿長得很像,它們同樣有著修長的身材和尖尖的尾羽,也都是快速飛行的好手,只是旅鴿的體型要比哀鴿大得多。不久之前,北美洲乃至全世界數量最多的鳥這一桂冠戴在旅鴿頭上,鼎盛時期的旅鴿種群多達50億只,一個大的群體可能就超過10億只,這比如今所有的哀鴿加起來都多。
著名鳥類畫家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繪制的旅鴿。圖片:The Birds of America / Wikimedia Commons
當時的人們覺得,既然這么多,那根本用不著保護,隨便打吧。打著打著,到進入20世紀的時候,野生的旅鴿已經消失了,全世界最后一只人工飼養的旅鴿“瑪莎”死于1914年9月1日。自此,旅鴿這一物種滅絕了。
被網住的旅鴿堆積如山。圖片:Frank Leslie’s Illustrated News / Wikimedia Commons
好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們針對哀鴿開展的狩獵運動并沒有導致它們的種群數量下降。經過了旅鴿的慘痛教訓,美國人也意識到并不是種群數量龐大的物種就可以隨意獵殺。
現在,哀鴿與許多珍稀瀕危鳥類一樣受到美國《候鳥法》(Migratory Bird Act)的保護,在規定的狩獵季以外的時間禁止獵殺。畢竟像哀鴿這樣養活無數食肉動物的“便當物種”要是滅絕了,一定會對生態系統產生巨大的影響。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