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條杉天牛一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樹干木質部蛹室內越冬。翌年2月底3月初越冬成蟲羽化、咬孔、外出,白天多靜伏在樹木上的隱蔽處,夜晚活動。
根據越冬后蟲口基數調查數據及誘捕器監測數據,預測2025年雙條杉天牛發生面積200畝,主要發生在北崖營林區營子片區,由于今年氣候異常,成蟲出飛較往年提前,預測全場成蟲羽化盛期為3月中下旬左右,防治適期為3月中下旬。
危害
主要以幼蟲蛀害樹木韌皮部和木質部,切斷水分、養分的輸送,引起針葉黃化,長勢衰退,輕則造成樹勢衰弱、枝干風折;重則導致樹干千瘡百孔,寄主全株死亡。該蟲早期危害極具隱蔽性,當個別樹木出現明顯的蟲害癥狀時已進入暴發時期。
寄主
雙條杉天牛主要寄主樹種為柏科植物,多危害側柏、檜柏等樹種的衰弱木、枯立木及新伐倒木,是一種蛀干害蟲。
三、防治建議
(一)人工物理防治
1.懸掛誘捕器。在側柏林山頂、林緣、林中開闊地帶懸掛誘捕器,一個坡面布設3個誘捕器,離地高度不少于1.5 m,并安排專人定期查看并做好數據、影像記錄。
2.放置餌木誘殺產卵成蟲。3月初至3月中旬,利用直徑5cm以上,長1~1.5m的新鮮柏木,去掉枝葉,每10根一堆,采用臥放式排列,放在有蟲地區,引誘成蟲產卵,最后于5月底,集中扒皮或燒毀。
3.加強撫育管理。及時把地面以上1~2 m高以下的樹叢枝清除掉,以利于通風透光,促進樹木生長;同時焚燒或深埋間伐枝、葉和雜草,消滅蟲源。
(二)化學防治
3月中下旬成蟲羽化盛期,使用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懸浮劑或阿維菌素1000~1500倍液進行無人機或水劑防治;5月中下旬初孵幼蟲期,建議使用10%的吡蟲啉乳油或40%氧樂果乳油3~5倍液等,進行干基打孔注藥防治。
(三)生物防治
在雙條杉天牛幼蟲期,采用點株式放蜂法,按蜂蟲比5:1釋放管氏腫腿蜂進行防治,最佳防治日期為5月上旬至7月下旬。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