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云南 > 正文 站內導航
[]

鄉村振興 | 茶林里長出“黃金草”:景谷滇黃精的林下經濟蝶變之路

媒體:學習強國云南學習平臺  作者:佚名
專業號:富寧縣林業和草原局 2025/7/3 10:05:12

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當地依托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和土壤條件,探索出“茶園 滇黃精”的套種模式,為傳統茶產業注入了多元發展的新動能。目前,全縣滇黃精種植面積已達4000余畝,到今年年底,預計產值將突破5000萬元。

在景谷鎮文山村,晨霧未散的茶園里,成株的滇黃精葉片上露珠閃爍。茶樹與滇黃精在這里演繹著奇妙的“共生哲學”,形成了“上可采茶、下可挖藥”的立體種植系統。村里的種植大戶謝麗瓊穿梭其中,為長勢良好的滇黃精打頂。

“我在茶園里套種了100多畝滇黃精,塊莖雖未收獲,但種子已連續收獲了三年,年均產量約300公斤,預計每公斤售價50元,每年可增加收入4萬至5萬元。茶園套種滇黃精并不復雜,管理茶園的同時也兼顧了滇黃精?!敝x麗瓊告訴記者。

自投身滇黃精種植事業以來,謝麗瓊積極參與各類種植交流會與農業技術培訓,種植技術日益精湛,種植面積從最初的40畝逐步擴展到120畝,今年還計劃再擴種50畝。

追溯“茶藥共生”的歷程,繞不開文山村黨總支書記石鳳益的“冒險棋”。2013年茶價低迷時,他在自家茶園試種了首批滇黃精種苗,滇黃精收獲后,每畝茶地多出4000元收益,成功開辟了林下產業的新路徑?!爱敃r我覺得產業過于單一,僅靠茶葉不夠,所以在茶地上試種本地滇黃精。茶地套種滇黃精的最大優勢在于立體復合種植,‘一畝’變‘兩畝’,增加了收入?!笔P益說。

為帶動村民共同脫貧致富,石鳳益成立了景谷馬廄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 基地 合作社 農戶”模式,無償傳授滇黃精套種技術。合作社不僅提供種苗,還負責收購,解決銷路問題?!昂献魃缗c農戶簽訂種植協議,提供技術輔導,從籽種到育苗全程服務。目前滇黃精市場需求旺盛,主要銷往一、二線城市?!笔P益介紹。

“茶地套種滇黃精”備受當地茶農青睞。如今,文山村12個村民小組170戶農戶已發展這一“立體復合”種植模式至2200畝。2024年首批30畝滇黃精采收量達25噸,產值達50萬元。為解決種苗供應難題,石鳳益投資40余萬元建成占地30畝的滇黃精育苗基地,采用科學化育苗技術,預計每年可培育優質種苗600萬株,年產值150萬元。

“建設育苗基地旨在推廣紅花滇黃精規范種植,打造景谷名特優新產品?;乜奢椛渲苓呣r戶,帶動務工,今年30多畝基地用工2000多人次?!笔P益介紹。

育苗基地的運營不僅為產業注入活力,更成為村民增收的“新陣地”?;貎炏任{本地勞動力,提供靈活就業崗位?!白詮拇謇锝ㄆ鹆说狳S精育苗基地,我們有時間就來基地里干活,增加了家庭收入。滇黃精種植前景很好,下半年我們也打算套種四五畝?!贝迕駥O元芬說。

村民在基地務工,掌握了育苗、移栽、管護等全流程技能,實現從“務工者”到“技術員”的轉變,為滇黃精產業發展注入更多潛力?!熬肮孺偓F有茶地5.9萬畝,其中生態茶園3.6萬畝,實施茶園套種模式后,大幅提升生態和經濟效益,激活創新發展新‘引擎’,形成集約化、規?;?、科學化種植體系。今年套種滇黃精4000畝,面積將達1萬畝,預計產值2億元,有力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茶農增收?!本肮孺傸h委書記李家富介紹。

與此同時,景谷縣將滇黃精納入“一產業一專班”戰略,成立滇黃精產業發展工作專班,整合資源、制定標準、開展培訓,護航產業發展。

據悉,景谷縣將通過“科研院所 合作社 農戶”聯動機制,形成全鏈條技術支撐;引進優質企業,發展精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融入“生態康養”理念,開發“茶藥旅融合”項目,吸引游客……讓這片“茶藥共生”的綠色海洋,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生動實踐。

閱讀 8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