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云南 > 正文 站內導航
[]

“三北”工程在行動?河北篇

媒體:微信公眾號  作者: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專業號:西雙版納州林業和草原局 2025/7/4 10:37:04

“三北”工程在行動·河北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2025年06月03日 08:57 北京

河北內環京津、外沿渤海,在打好新時代“三北”工程攻堅戰中承擔著率先打贏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的重要政治任務。2023年6月以來,河北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扎實有力推進“三北”工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在燕趙大地繪就一幅波瀾壯闊的綠色畫卷。

圖片

塞罕壩機械林場生態建設成效 王龍攝

兩年來,河北累計完成“三北”工程生態建設任務972萬畝。2023年,因“三北”工程攻堅戰表現突出,受到國家林草局通報表揚。

堅持高位推動,凝聚攻堅合力

河北省委、省政府始終把生態建設作為重大歷史責任和發展機遇,2023年6月以來,省委書記倪岳峰、省長王正譜多次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三北”工程建設工作,連續兩年簽發1號總林長令,全面部署“三北”工程攻堅戰,并深入工程建設重點區域調研檢查,以上率下推動工作開展。

省政府和各市簽訂“十四五”防沙治沙目標責任書,并將“三北”工程建設寫入2025年工作報告。省委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省市縣三級均成立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召集人、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三北”工程議事協調機制,上下貫通、左右協同,全力以赴推進工程建設。

圖片

塞罕壩林冠下針闊混交造林現場 王龍攝

省林草局會同有關部門和工程區各級黨委政府,聞令而動、盡銳出戰,編制印發《河北省“三北”工程六期規劃(2021—2030年)》,謀劃渾善達克南緣沙地殲滅戰、燕山生態安全屏障、太行山生態安全屏障、白洋淀上游規?;謭?、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建設五大工程,形成了核心攻堅區、協同推進區和鞏固拓展區三大區域的科學布局,規劃2021—2030年實施建設任務5608萬畝,為“三北”工程攻堅戰有序開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

強化要素保障,增添攻堅動力

為有序推進“三北”工程建設,河北多部門協同發力。省財政、發展改革委、林草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財政支持“三北”工程建設的若干措施》《“三北”工程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不斷加大省級資金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穩定持續的資金政策支撐體系。省財政廳落實2024年林草濕荒一體化項目配套資金和省發展改革委落實2024年國債項目配套資金均已下達。

省林草局專門成立“三北”工程攻堅戰領導小組,建立省、市、縣三級包片指導機制,恢復獨立林草機構, 去年“三北”工程區有13個縣恢復單獨設置林草機構,新增鄉鎮林業站320個,為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組織保障。

在工程實施中,河北牢牢抓住項目這一“牛鼻子”,形成了“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滾動發展格局。2024年,落實“三北”重點項目12個。2025年,爭取重點項目34個,建設總任務429萬畝。

圖片

木蘭林場三北功能區查字苗圃苗木嫁接,增加群眾收入 程凱茵攝

同時,河北加強科技賦能,啟動首批5個“揭榜掛帥”科研項目,開展退化生態系統修復重建等難題攻堅;推廣“郝氏造林法”等先進適用技術,提高困難立地造林成活率;同時加大優良樹種草種攻關力度,新建林木種質資源庫3個、鄉土樹種試驗基地6個,改擴建省級保障性苗圃14處。

開展國土綠化,厚植綠色家底

林草興則生態興。河北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樹牢系統觀念, 統籌森林、草原、荒漠、濕地生態保護修復, 強化區域聯防聯治, 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圖片

石家莊平山縣加強“三北”工程區攻堅,利用無人機加速沙化石質地塊造林 王鐵軍攝

河北各地勇于創新、敢于實踐,土地沙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區域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作出了積極貢獻。2024年年底,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規模擴大到34.6萬畝,是2023年年底的2.3倍。2024年,新增1000個綠化提升村,新建214個省級森林鄉村。全省3383.5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折合植樹9953萬株,綠色家底不斷增厚。

張家口市尚義縣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南緣,是京津冀風沙源治理區的前沿陣地,生態地位極為重要。依托“三北”工程六期等重點生態工程,科學開展退化濕地修復,多年干涸的察汗淖爾濕地水域面積恢復到37.7平方公里,“鹽堿白”披上了“生機綠”,黑鸛、遺鷗等珍稀鳥類頻頻現身。

圖片

塞罕壩林冠下針闊混交造林現場 王龍攝

塞罕壩機械林場榮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先進集體、聯合國環保最高獎項“地球衛士獎”、防治荒漠化領域最高榮譽“土地生命獎”等稱號,在京津地區周邊構建起了一道牢固的綠色長城,打造了防沙治沙的“中國樣板”和全球環境治理的“中國榜樣”,河北大地的綠色越來越多。

2025年, 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 也是“三北”工程攻堅戰實施的關鍵之年。河北計劃實施重點項目建設任務552.3萬畝, 堅決筑牢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

釋放生態紅利,助力鄉村振興

生態環境的顯著改善,搭建起“綠水青山”通向“金山銀山”的橋梁。河北堅持生態效益優先,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相結合,興林與富民相結合,以提質增效為重點,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林、花卉和林下經濟等特色林業產業,堅定不移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綠色發展之路。聚焦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三權分置”,進一步增強林業發展活力。2024年,全省經濟林新發展和提質增效面積60萬畝,林下經濟新發展經營面積39萬畝,花卉新發展和提質增效面積578萬平方米,均超年度計劃。

圖片

石家莊井陘縣聚焦“三北”工程建設打造“沙地梯田”模式成效顯著 王鐵軍攝

石家莊市大力發展特色林產業,依托“三北”工程,大力發展核桃、板栗、連翹、大棗、酸棗等原料和加工林產品,栽植連翹、酸棗等生態經濟林30萬畝,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約5800個,畝產值3000元以上,有效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保定市把文冠果產業作為鄉村全面振興的突破口,將文冠果等木本油料種植納入“三北”工程生態治理項目融合發展,同步完成國家“三北”工程建設任務,以規?;鷳B經濟林園區發揮文冠果生態價值,兼顧生產經濟產品、創造經濟效益。

承德市加快推進林業碳匯開發,推動塞罕壩集團成為全省首家降碳產品核證機構,因地制宜舉辦塞罕壩森林音樂節、旅游發展大會等宣傳推介活動,實現“含綠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

木蘭圍場國有林場持續推進“三北”工程建設,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創新探索“國有帶民營”模式,通過合資林下造林、引進珍稀樹種、拓展發展林下經濟、推進林業碳匯開發等,撬動了民營林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林場每年在資源保護、培育等方面提供直接勞務用工24萬余個,年均為當地農民增收3700余萬元。帶動周邊群眾發展綠化苗木近萬畝,年均收益約3000萬元,進一步凸顯了“國有帶民營”的強大動能。

圖片

河北尚義察汗淖爾國家濕地公園 張慧賢攝

河北積極推進工程建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帶動了森林旅游、森林康養、觀光采摘等綠色產業蓬勃發展,當地群眾切切實實享受到了良好生態和經濟發展帶來的豐碩成果,實現了“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為河北增資源、拓財源”的建設宗旨。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周子晴 王虹敏 張昕欣

編輯:王爽宇

圖片

閱讀 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