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大連6月19日訊(記者曹偉)據中共大連市委副書記、大連市市長李萬才作為參會嘉賓在第八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上介紹,多渠道、多機制、多元化的體制為該市林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2009年大連全市投入造林綠化資金14億元,2010年30億元,2011年計劃投資100億元。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社會投入為主、社會融資為輔,公眾廣泛參與林業建設的機制。
中共大連市委副書記、大連市市長李萬才。中國經濟網記者姚宇攝。
以下為嘉賓發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在這秀麗宜人的美好時節,我們十分榮幸迎來第八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我代表大連市委、市政府對出席論壇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特別是對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給予的支持表示衷心的謝意。
大連是北方重要港口、工業、貿易、金融和旅游城市,也是一座以大海為背景、以綠化為依托、以環境為品牌、以文化為載體的生態宜居城市,享有浪漫之都的美譽,曾先后獲得聯合國宜居獎,全球文明城市、中國最佳旅游城市等稱號。去年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市,今年剛剛我們又獲得了森林城市這樣的稱號。
近年來,我市緊緊抓住東北老工業振興和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開發開放戰略機遇期,堅持把建設城市森林、優化森林環境作為提高綜合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工程。作為戰略生態宜居城市,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基礎工程??茖W規劃、全面布局、創新投入、全面發展,走出了一條生態文明與經濟建設高度融合的綠化發展之路。目前大連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了41.5%,林木綠化率達到了42.99%,實現森林與城市相融,碧海藍天一色。特有的生態環境已成為大連亮麗名片和全市人民引以自豪的寶貴財富。
第一,科學發展,描繪綠色大連秀美畫卷。近年來,在經濟和城市快速發展的帶動下,一個更具活力和魅力,更加開放的大連呈現在世人面前。然而,伴隨著工業化進程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國內和國外一樣面臨城市空氣下降,遭遇污染嚴重等問題,生態環境壓力日益增大。森林是孕育人類文明的搖籃,作為城市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在保持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保護人類及生物生存發展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對自然環境壓力,我們深深意識到,要轉變發展方式離不開發展城市森林。要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大規模的森林做基礎。要應對氣侯變化必須全面增強森林的碳匯功能。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發展農業及其它產業是重要的途徑,同時林業也有助于美化濱城形象,提高城市品位、豐富文化內涵、彰顯特色風貌,從而提升大連綜合競爭力?;诖?,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市確立了環境優先、生態綠化的發展戰略,不斷豐富內涵,完善措施,推進綠化大連的建設。2000年,我市啟動了藍天碧海工程,先后實施了市內環境建設、林業生態建設等多個規劃。2007年明確提出并制訂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目標任務。2008年編制了大連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主體規劃,形成縱貫南北天然生態走廊,以林脈為主組成外圍的生態環,構建城市綠色骨架,建設綠化城市組環,建設富有大連特色的城市森林體系。到2011年創建成功,到2010年森林覆蓋率、林木綠化率、城區人均綠地分別達到45.1%、55.2%、15.9%,這是大連進一步增強人民福祉的美好藍圖。
第二,城鄉統籌,共建共享綠化家園。為了落實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計劃,我市制訂了發展戰略,讓森林伴隨城市成長,讓城市因森林而健康。在推動過程中建設統籌規劃、城鄉聯動、共同發展,加快城市園林化、城郊森林化、鄉村林果化的進程,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大力實施重點工程,每年實施一批城鄉基地建設重點項目,積極開展城區造林森林公園建設,道路綠化建設,生態文明村建設、生態河建設、防沙治沙林建設、植被修復等十大建設。每年堅持推進森林生態體系保護建設,大力實施生態林保護、自然保護區建設、森林公園和風景區建設等五大工程。2004—2011年5月,全市共植樹10.4億株,每年新植樹1億株以上。農村林地面積年均增加30萬畝,全市形成了城區有58個廣場、38個公園環抱,城郊15個森林公園星羅棋布,農村584個生態文明村特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
城鄉環境質量顯著改善,步入國內領先行列。持續提升綠化水平,推進森林進程,堅持人工造綠和城市景觀相接,實施處處增綠,讓森林綠化與園林美化相輔相成,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風景,提高城區綠化城市,以環境增設、景點增值。濱海路等景觀讓國內外游客十分青睞。推進城市下鄉,與園林化相結合,在多載樹、多造林的同時,推廣景觀化,栽植雪松、龍柏等彩色喬木,搭配各種木本和花卉,實現彩化、美化,創建鄉村景觀風景,不斷提高觀賞和服務功能,展現出青山、綠水、碧樹的景觀,環境明顯改觀,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更加和諧。加快林業產業化步伐,我市把發展林業產業作為強化環境意識和加快經濟轉型的重要舉措,走出了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綠化發展之路。做大做強林木加工業,構建起以華豐、鵬鴻等為骨干的中國實木家具基地,全市木材加工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20家,產值超過150億。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建設以板栗等為主的產業基地,以蘋果、大櫻桃為主的優勢水果生產基地,全市培育出70多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果商標或品牌,多種產品挺進歐洲市場,拓展農民致富途徑。加快花卉發展,跨入全國十大花卉行業,花卉產值每年超過30多億,成為農業經濟的增長點。另外,我們還大力發展林業旅游、都市農業觀光等,也取得重大成效。
第三,親近森林,弘揚城市生態特色文化。文化是一個城市特色靈魂,也是城市競爭力重要載體,森林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符號。綠化造林、弘揚生態文化,對于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建設生態一級城市意義重大。為此我們積極倡導親近自然理念,培育生態文化新品牌,使森林文化形成強大的精神力量,凝聚成600萬大連人民建設生態文明、發展綠化經濟、打造美好家園的激情和干勁。
深入挖掘城市森林文化內涵,結合建設森林生態園、森林文化村、森林文化廣場,積極推進英歌石、仙人洞等景區發展,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道德觀、生態價值觀、生態政治觀、生態消費觀等生態文明觀念,形成濃郁的生態文化氛圍。營造綠化文明新風尚,積極探索全民義務植樹的有效形式,大力推進林木綠地等活動,建立結婚紀念樹、志愿者林等各種形式的綠化基地64處。加快義務植樹的基礎建設,每年全市近350萬市民參加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90%以上。形成了保護生態、保護環境的良好社會風氣,不斷推進森林城市、森林鄉村建設,壯大森林旅游規模,建設省級以上森林公園15處,5.8萬畝公頃,多次舉辦森林旅游節節慶活動,將民族風情、傳統文化、歷史文物、城市精神等有機融合起來,提高公眾對森林生態文化的感悟力和認知水平,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永遠成為城市的價值取向。
第四,加強保障。創新森林建設體制機制。體制機制創新是推動森林城市建設的強大動力。實際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改革開放,著力構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長效管理現代林業經營體制和機制,為森林城市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深化林態制度改革,我市各類工業林占林木比重達到70%以上,在改革中因地制宜,大力推行以家庭承包、股份合作等為主體的林改模式,有效解決了生態工業林比重大于農業經濟利益的矛盾,既維護群眾利益也保護了生態。
拓寬林業投資渠道。近幾年我國大幅增加林業生態建設投入,2009年全市投入造林綠化資金14億元,2010年30億元,2011年計劃投資100億元。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社會投入為主、社會融資為輔,公眾廣泛參與林業建設的機制,多渠道、多機制、多元化的體制,為我市林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完善造林綠化措施。我市造林綠化工程全部實行招投標。重點工程在全國范圍內招投標,荒山造林等一般工程在全市范圍內招投標,選擇專業隊伍承包造林,確保造林質量。零散地塊造林,全面落實誰做誰有的政策,調動廣大群眾栽植和官戶的積極性。
健全管護養護制度。加強森林管護、地方法規和應對體系建設,出臺了大連市林地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規,實行栽植權、管護權、收益權、冠名權等。組建了64支將近萬人專業森林消防隊伍。近年來全市森林火災等控制在千分之零點零四和千分之三以上。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城市森林、綠化經濟、幸福家園是本次論壇的主題,也是大連發展的努力方向,我們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虛心學習吸取兄弟城市的先進經驗,鍥而不舍的推動大連綠化生態建設,努力把大連建設成為重要的國際城市和生態一級美好家園。謝謝大家。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