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明了 林農做主
“林改前,這一片都是光禿禿的荒山,樹砍了沒人管,也沒人種。”武平縣萬安鎮捷文村69歲的村民李桂林感觸良多。
青山吐翠,林木蔥蘢,5月的捷文村一派生機勃勃。
想當初,這里曾是另一番景象。捷文村擁有2600多畝林地,但因為林權歸集體,村民沒有林地經營權、更沒有林木所有權和處置權。別說是保護山林,就是著了火也沒人愿意管,盜砍盜伐現象屢禁不止,森林資源面臨生存危機。
“改革之前,由于產權歸屬不清、主體經營錯位、機制不靈活、分配不合理等體制機制問題,農民很難有耕山育林的積極性。”省林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靠山吃不著山,廣大林農守著“金山銀山”過窮日子。時任捷文村村支書的李永興說:“村民收入低,大伙怨言多,都希望林地能像農田那樣承包到戶。”
作為我國南方重點集體林區,我省林業用地八成以上的山林屬集體所有。破解困局,唯有從明晰集體林權,改革山林產權開始。
2001年,改革就從捷文村率先啟動。緊接著,武平縣各鄉鎮試點村的改革也相繼鋪開,同年12月30日,捷文村村民李桂林領到全國第一本新林權證:“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有了自己的林權證,我們成了真正的主人。”
“一開始,還是很擔心的,認為上面沒規定,政策不明朗,我們這樣做到底行不行?”武平縣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回憶道。
2002年6月21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到武平實地調研,并作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那樣從山下轉向山上的重要指示。
按這個思路,以“明晰產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為主要內容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福建全省逐步推開。
2003年以來,省委和省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干,先后出臺6份推進林改的指導文件、召開5次全省性會議推動部署,全省已形成五級黨政主要領導抓林改、部門密切配合的改革格局。
林改,讓山定了權、樹定了根、人定了心。八閩青山,煥發生機。2002年以來,我省植樹造林面積累計達3530.5萬畝,年均造林面積超過200萬畝。15年間,我省活立木蓄積量凈增1.7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從2002年的62.96%提高到65.95%,連續多年領跑全國,成為福建人引以為傲的“燙金名片”。
林權到戶 小康上路
分了林子,李桂林沒事就喜歡到自家的林子里轉轉,因為這林子底下藏著一個“小銀行”。
原來,李桂林在管護林子時想了個辦法,先后在林子下種植了花卉、藥材,養殖蜜蜂、雞鴨,不浪費一點空間,“不用砍樹一年就能增收好幾萬元”。
李桂林的致富新招,叫林下經濟,也就是通過林下種養,合理利用林下空間,最大化挖掘林子的生產力。林下經濟的好處是“非木質利用”,這就意味著少砍樹、不砍樹,同樣能致富。
2013年起,我省出臺政策,實施“千萬林農增收千元工程”,大力發展林藥、林菌等林下種植業,林禽、林蜂等林下養殖業,林下化學、生物質等非木質產品采集加工業,森林人家、森林景觀利用等森林旅游業,對森林資源進行全方位的立體開發。
同樣是靠山吃山,如今,我省林農們“吃”出了新花樣——
光澤縣止馬鎮林農馮維斌,帶頭創辦合作社,帶動300多農戶入股在林下種植中草藥厚樸。合作社采取保底收購的方式,把原來由農民承擔的市場風險接下來。老馮說,厚樸可以不斷生長,越長越值錢,就像把錢存了“綠色銀行”。
靠山吃山,帶動了一方產業發展,成了脫貧致富的新載體——
(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
福建把林下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相結合,2013年以來,省級財政投入3.3億元林下經濟扶持資金,其中扶持2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占資金總量一半以上。對貧困林農發展的涉林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引導林業企業發揮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優勢,幫扶林農創業致富,確保幫扶一批、成功一批、致富一批。
位于將樂縣的全國首家純森林資源培育上市公司福建金森林業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林地入股、合作經營、苗木托管、融資創業等四種模式,與林農合作發展林業,參與的林農合作收益每戶每年高達萬元。
綠了山包,更鼓了腰包。以林農為主體的福建農民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0元,同比增長9.5%,增幅同比高于全省城鎮居民近1個百分點;各地扶持林農轉型發展油茶、花卉、苗木、竹業和林下經濟,總面積4800多萬畝,林農的涉林收入占其總收入比重超過25%以上,為實現“不砍樹也致富”探索出一條新路。
改革探索 永無止境
“自己承包撫育的樹突然就不能砍了,有林權和沒林權有什么兩樣?”羅范欽是永安市西洋鎮舊街村普通林農,得益于林改,通過承包林子發了財,還在城里買了房???010年起,他有100畝兩片林子,被劃入重點生態區位,被限伐了。“價值100多萬元,我的損失誰來買單?”
林農辛苦種下的樹,想砍不行了。林子不能賣了變現,也沒法拿到銀行去貸款。在永安,像這樣被限伐的林地一共有13.7萬畝。
“不砍,林農利益受損;砍了,生態效益受損。”永安市副市長蔡清輝說。為兼顧林農利益和生態效益,2013年底,永安在全省率先開始探索贖買制,由政府出錢把商品林買過來。
2014年12月,在第三方佳盛森林伐區調查設計有限公司評估后,老羅當場簽了贖買協議。“每畝林子的評估價近萬元,這個價格比預期價低了一點,但也為我省去采伐成本,還是能接受的。”有了這筆錢,老羅今年又投資造了100多畝新林子。
森林添綠,林農增利。2015年,福建率全國之先在部分重點生態區位開展商品林贖買等改革,此后逐步擴大試點范圍,有效化解生態保護與林農利益的矛盾。今年初,省政府發文將這一改革向全省推開。
改革中的新問題,要在改革中尋找新辦法。
15年來,福建林改的探索始終未曾停歇。特別是2008年以來,我省圍繞“經營規?;?、資源資本化、利用合理化、服務社會化”不斷深化,由此實現多個全國率先:率先成立省級林權收儲機構,目前全省已有37家,為林權抵押貸款提供擔保、收儲服務,有效防控林業金融風險;率先開展各種涉林保險,目前全省森林綜合保險承保面積超過9000萬畝,參保率75%,林農抗風險能力不斷提高……
“我們始終堅信林改的出發點是讓老百姓真正受益。當在林改過程中出現難題和矛盾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政策措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省林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下一步,福建林改將重點培育林業經營新主體、完善林業融資新機制、構建林業金融風險防控新體系、落實重點區位森林資源保護新舉措、探索林下經濟發展新路子、拓展林業服務體系新模式等“六個新”工作,為實現“生態美、百姓富”不斷探索新路。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7-06/09/content_1032311.htm?div=-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