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武清區東部,2005年獲批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是天津城市總體規劃“一軸兩帶三區”中的“七里海—大黃堡洼”濕地生態環境建設區,總面積104.65平方公里。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王敏 記者趙凱華報道) 12月28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深學篤用 天津行動---武清區大黃堡濕地保護修復”主題發布會,發布會上,武清區副區長王宇娜介紹了該區扎實推進大黃堡濕地保護修復工作的招法舉措和亮點成效,大黃堡濕地管委會主任周俊啟、大黃堡鎮黨委書記李連強出席會議并回答媒體記者的提問。
——武清區副區長王宇娜首先介紹了大黃堡濕地保護修復工作的相關情況:
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武清區東部,2005年獲批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是天津城市總體規劃“一軸兩帶三區”中的“七里海—大黃堡洼”濕地生態環境建設區,總面積104.65平方公里。這里濕地資源豐富、水網密布、蘆葦茂密、空氣清新、動植物種類繁多,是一個由蘆葦、沼澤、水體、野生動植物等多種生態要素組成的濕地生態系統,具有凈化水質、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蓄洪抗旱的生態功能。大黃堡濕地是華北地區為數不多的大型蘆葦沼澤濕地,是東亞至澳大利亞候鳥遷徙的途經之地,多種珍稀鳥類在此棲息,生物多樣性豐富,被譽為“京津之腎”,鳥類天堂。
為充分保護好京津地區這一珍貴的濕地資源,武清區堅持以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強力推動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按照天津市濕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保護濕地資源及生態功能為目標,高標準謀劃實施大黃堡濕地保護修復攻堅戰,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一、重拳出擊,鐵腕推進保護區環境治理
一是完成翠金湖項目、燕王湖項目整改拆除和生態修復任務。累計拆除建筑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完成濕地修復1926.4畝,實施水系連通、鳥類棲息地營建、蘆葦淺灘建設及植被恢復等工程,翠金湖項目整改土地實現全部復綠,恢復了燕王湖水草豐茂、魚翔淺底的濕地景觀。
二是根治京津農藥廠、英力公司環境污染問題。京津農藥廠(英力公司)拆除及危廢清運工作全部完成,累計拆除建筑2.8萬平方米、罐體1162個、管線3.6萬延米,清理渣土5.2萬方,安全轉運處置危險廢物3645噸。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復工程正全面啟動。
三是開展“綠盾行動”整治違法違規行為。排查涉及“綠盾行動”點位391處,整改率100%。徹底清理保護區內有污染的企業,梳理建賬各類小企業作坊123家,對濕地保護區范圍內66家生產型企業全部予以“兩斷三清”,對濕地保護區外的企業作坊逐個甄別、綜合施策,濕地保護區違法違規及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有效治理。
二、提級保護,扎實推動保護區土地流轉
按照“依法、公開、自愿、有償”的原則,武清區積極開展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土地流轉工作。按照國家級濕地保護區標準,完成核心區、緩沖區共計70.47平方公里的土地流轉。同時,堅持高標準清除地上物,累計拆除魚池看護房1946間、3.9萬平方米,拆除增氧機、投料臺等附屬設施1萬余個,有力推動了土地退漁還濕和核心區封閉管理。土地流轉工作既保護了農民的利益,也為實現保護區的統一規劃、統一保護、統一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三、統籌兼顧,穩步實施保護區生態移民
武清區堅持生態保護與惠民富民同向發力的原則啟動濕地生態移民工程。先后完成還遷區規劃設計、還遷土地征收、土地出讓、配套基礎設施推動等工作。同時,確定了生態移民界定日,組織開展入戶宣傳,依法依規開展工作。按照規劃,一期(核心區4個村)生態移民工程將于2023年底前完成,屆時核心區村莊將全部遷出,從根本上解決保護區內人類活動對濕地保護的影響。
四、多措并舉,全面提升保護區生態功能
武清區堅持以自然修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方針,對大黃堡濕地進行全方位保護修復,實施“五項工程”:一是實施能力提升工程。開展河道清淤、巡護路修建、界碑界樁補充、泵站改造及核心區圍網等基礎工程建設,提升濕地保護能力。二是實施保護修復工程。開展核心區蘆葦沼澤修復、退漁還濕及龍鳳河、柳河—青上路綜合治理,增強了濕地生態系統功能。三是實施生態系統監測工程。開展保護區重要環境要素監測、生物多樣性監測,科學掌握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變化。建成生態環境監測平臺一期工程,并納入智慧武清管理平臺,實現保護區信息共享,增強了生態監管能力。四是實施生態補水工程。積極擴充濕地水源,充分利用北運河、龍鳳河、青龍灣減河等河網水系,調度攔蓄雨洪資源,科學實施生態補水,每年向濕地補水8000萬立方米,有水濕地面積迅速增加。五是實施科普宣傳能力建設工程。成立濕地巡護及志愿者服務隊伍,建立濕地保護專家庫,完成濕地展覽館建設并投入使用,著力打造濕地科普宣傳陣地,全方位為大黃堡濕地保護修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近年來,通過濕地保護修復系列措施的落實,保護區范圍內與保護方向不一致的問題點位整改拆除工作基本完成,濕地保護修復能力明顯提高,保護修復體系逐步完善,生態惠民富民效益不斷顯現,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顯著改善,據2020年大黃堡濕地科考顯示,濕地內有鳥類214種、植物28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鳥類9種,二級保護野生鳥類42種,水鳥種類約占全國40%。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野大豆在保護區內廣泛分布,濕地再現水天一色、草長鶯飛的美麗自然風光。
王宇娜表示,下一步,將縱深推進大黃堡濕地保護修復,積極探索濕地生態產業化路徑,努力創建國家濕地保護與修復典范,使濕地生態環境這一重大公共利益得到有力保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武清得到深入貫徹落實。
——武清區副區長王宇娜同時還介紹了大黃堡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和“十四五”期間大黃堡濕地保護修復工作繼續推動情況:
武清區“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了全面建設“京津明珠、幸福武清”,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宏偉藍圖,提出了建立“五個武清”,即實力武清、生態武清、文明武清、宜居武清、清朗武清的奮斗目標。其中,建設綠色低碳的生態武清,就是要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上邁出堅實步伐,提升資源集約利用水平,持續優化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廣泛形成以自然生態為基底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在大黃堡濕地保護修復工作上,要持續治理、綜合發力,綠色引領、創建典范。
一是堅持“治”“管”并舉,縱深推進大黃堡濕地保護修復。實施京津農藥廠、英力公司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復工程,徹底根治環境污染,恢復污染土地濕地生態功能。全面建立濕地生態保護長效機制,加強濕地巡護和綜合執法,堅決遏制保護區內違法違規行為。
二是堅持綜合發力,不斷增強濕地生態涵養功能。完成核心區生態移民,持續實施生態補水工程和濕地保護修復工程,開展魚塘、蘆葦淺灘疏通,鳥類棲息地改善、生態治理、生態監測等工作,加強保護區規范化建設,提高保護管理水平,推動“京津之腎”涵養功能長效保持。
三是堅持綠色創新,積極探索濕地生態產業化路徑。充分利用綠色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多元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途徑,多管齊下拓展”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雙向轉化的渠道,使綠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銀山”成色“更足。
四是堅持標準要求,努力打造國家濕地保護與修復典范。對照國家級濕地保護區標準,建立科學、全面的生態評價指標體系,創建濕地保護、管理、監測三大體系,加快生態系統保護和重點工程建設,打造國家濕地保護與修復典范。
隨著濕地保護修復工作的全面推進和各項措施的有力實施,大黃堡濕地將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并以嶄新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為京津之間一幅獨具特色的生態畫卷。
——大黃堡濕地管委會主任周俊啟介紹了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加強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情況:
大黃堡濕地是一個由蘆葦、沼澤、水體、野生動植物等多種生態要素組成的濕地生態系統,具有凈化水質、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蓄洪抗旱的生態功能。武清區按照市濕地保護“1+4”規劃,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大黃堡濕地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濕地生態功能逐步加強,生物種群數量逐年提升。
第一,加強濕地管護體系建設,既三大體系:保護體系、管理體系、科研監測體系建設。統籌謀劃、全面規劃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按照綜合治理、分類實施的思路,對濕地進行全面保護、系統恢復。
第二,持續開展濕地生態保護修復。一是加強鳥類棲息地營建。在自然修復的基礎上,通過適度人工改造,使保護區內形成深水區、淺水區、淺灘區,營建島嶼陸地、沼澤灘地、蘆葦淺水區、寬闊水面等棲息環境,為鳥類提供良好的棲息地。二是對濕地植被進行修復。在保護區內,開展蘆葦沼澤濕地修復、搬遷區復綠、道路復綠、河流生態整治等工程,促進保護區內植被群落結構的正向演替,進而形成穩定的生態系統結構。三是改善濕地水環境。積極利用北運河、龍鳳河、青龍灣減河及雨洪資源,為保護區實施生態補水,通過提升濕地水環境,改善濕地生態系統。
第三,建立更為完善的生態保護長效機制。武清區已制定《天津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治理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并編制實施了保護區巡護、安全生產、社區共管、濕地防火、聯合執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為濕地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有力保障。
第四,加強濕地保護宣傳教育。利用濕地天然資源,廣泛開展社會宣傳和科普宣教活動,不斷增強全社會熱愛濕地、保護濕地的責任感,使命感,使更多的志愿者參與到濕地生態保護工作中來。
2019-2020年度,大黃堡濕地實施了第二次科考和生物多樣性調查,與上次既2005年科考相比,新增大量野生動植物,包括新增鳥類15種,總數達214種;新增植物46種,總數達284種。魚類、爬行、浮游、底棲等動物物種均明顯增加。特別是珍稀水鳥,無論是種群數量,還是停留時間,均有突破性增加。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如:東方白鸛、白鶴、白枕鶴、大白鷺、大天鵝等明顯增多,大黃堡濕地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鳥類天堂。
——大黃堡鎮黨委書記李連強介紹了大黃堡鎮讓“兩山”理念成為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生動實踐情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大黃堡鎮鎮域面積的75%都處在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內,隨著濕地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如何讓生態效益進一步轉化為經濟效益,是鎮黨委政府一直在思考和謀劃的重大課題。
下一步,將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積極探索生態產業化實現路徑,努力把綠色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一是打好“綠色牌”,大力發展高質高效農業。以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契機,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水稻和水產品品質,做強“大黃堡大米”、“大黃堡河蟹”、“大黃堡魚”等品牌,不斷提高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讓肥沃的土地生金長銀,讓農民獲得更多產業增值收益。
二是念好“生態經”,促進農旅文旅深度融合。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田園風光,全面拓展農業的外延和內涵,按照“政府主導、企業經營、群眾參與”的模式,培育一批中高檔民宿,包裝一批特色旅游項目,注入文化基因,講好濕地故事,推動農旅、文旅深度融合,讓綠水青山的生態效應源源不斷轉化為經濟效益。
三是走好“創新路”,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堅持惜土如金,聚焦智能科技、節能環保等高端產業,積極盤活現有廠房、場地資源,大力實施“騰籠換鳥”,倒逼企業參與“綠色革命”,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好項目,切實用好生態換來好發展。
責任編輯:呂婭丹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