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限定!普洱思茅上演“菌語霓裳”野性美學
http://puer.yunnan.cn/system/2025/06/08/033506545.shtml
云南的雨季
是大地與山林的隱秘對話
六月的普洱思茅
五顏六色的野生菌
帶著松樹的清香與泥土的溫熱
如精靈般從泥土的縫隙中探出頭來
在這片被苔蘚與霧氣包裹的奇幻森林里
當姑娘的發間戴上鮮艷的大紅菌
一場跨越民族與自然的視覺盛宴正悄然綻放
山霧繚繞間
身著景頗族
銀泡盛裝的模特
立于山林中
頭頂新鮮采摘的大紅菌
編織的華冠 艷麗的菌傘
如紅寶石般
璀璨奪目
頸間垂落的野生菌項鏈隨步伐輕搖
菌蓋碰撞發出沙沙脆響
宛如森林的私語
當山風拂過
彩色織帶與菌冠一同飛揚
一朵朵野生菌
正在詮釋野性生命力
頭頂景頗族包飾
紅色織錦上繡著精致的幾何紋樣
包飾頂端垂落著由銀泡串成的流蘇
裙擺與披肩上的銀泡銀飾叮當作響
在斑駁的陽光下折射出璀璨光芒
景頗族
身著
以玄墨為底的
布朗族傳統服飾
烏黑的衣襟間
點綴著幾朵
鮮紅欲滴的
大紅菌
手捧的竹編簸箕里堆滿了新采的紅菌
與發間的大紅菌簪花遙相呼應
衣袂流轉間
紅與黑的碰撞
透著山野的靈動
布朗族
漫步山野
腳下落葉沙沙
衣襟綴滿濕潤
青苔與銀飾
掌心托起大紅菌花束
仿佛將整座山的雨季靈氣
都凝在這一捧
鮮活之中
野生菌
是自然的饋贈
是山野的詩意
是舌尖的珍饈
更是大地的藝術
在這片
充滿生機與詩意的秘境里
我們帶走鏡頭定格的斑斕
留下山野永恒的生機
【溫馨提示】
野生菌子千千萬
一定要看好種類再下飯
這些菌子有毒
千萬不要吃!
↓↓↓
鵝膏菌屬(白羅傘、白毒傘)
含鵝膏毒肽,破壞肝細胞核DNA,中毒后經歷6-48小時假愈期,隨后出現肝衰竭。
辨識特征:具有“頭戴帽、腰系裙、腳穿鞋”的典型結構(菌蓋 菌環 菌托)。
亞稀褶紅菇(火炭菌)
與可食用的密褶紅菇極相似,誤食后引發橫紋肌溶解,72小時內可致多器官衰竭。
辨識特征:亞稀褶紅菇的菌體中等大小。菌蓋表面呈灰白色、淺灰色至煤灰黑色,成熟后常向上反卷,邊緣無條棱。菌肉呈白色,受傷后易變紅色而不再變黑色。
葉狀耳盤菌(假木耳)
外形酷似木耳,但浸泡后釋放黑色素,誤食導致急性溶血性貧血。
辨識特征:子囊盤小,黑色,呈淺盤狀或淺杯狀,由數枚或很多枚集案生一起,具短柄或幾乎無柄,個體大者蓋邊緣呈波狀,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和有棱紋,呈木耳狀或葉狀
秋盔孢傘(滿天星)
菌蓋僅1-3厘米,?;祀s于松林落葉中,毒素引發神經性中毒和肝腎損傷。
秋盔孢傘(滿天星)
辨識特征:子實體小。半球形、鐘形至扁平部凸起,初期污黃色,后呈黃褐色,中部色深,邊緣具不明顯的細條棱,濕潤時粘。菌肉淡褐色。
比起這些“毒王”
還有這些毒菌也不能碰
↓↓↓
《云南常見毒菌(毒蘑菇)2022版》圖版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供圖
《云南常見毒菌(毒蘑菇)2022版》圖版二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供圖
注意
?。?!
圖上這些菌類
不采摘!不收購!
不加工!不食用!
最后
小編也提醒大家
這些方法鑒別毒蘑菇不靠譜
↓↓↓
毒蘑菇中毒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中毒后該如何自救?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