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云南 > 正文 站內導航
[]

內蒙古鄂溫克族自治旗穩步推進防沙治沙(三北工程攻堅戰)

媒體: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中國綠色時報
專業號:大理州林業和草原局 2025/7/4 10:04:40

內蒙古鄂溫克族自治旗穩步推進防沙治沙(三北工程攻堅戰)

在全面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的征程上,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因地制宜探索防沙治沙工作模式,結合全旗沙化土地類型及分布情況,以整體推進、分區分類、多措并舉治理為原則,堅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使土地沙化態勢得到有效遏制,“綠進沙退”圖景徐徐鋪展。

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風光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顯示,鄂溫克族自治旗各蘇木、鄉鎮均有沙化地塊零散分布。

探究沙化土地成因,還要從數字說起。鄂溫克族自治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西麓向呼倫貝爾過渡地帶,境內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遞減。資料顯示,這里年平均降水量僅330—350毫米,且70%降水集中在6—8月,年蒸發量高達1412.8—1466.6毫米,水分流失嚴重。特別是近50年來,年降水量呈減少趨勢,但蒸發量居高不下,形成長期干旱環境。

地理條件與氣候因素疊加,加劇了土地沙化,使伊敏河、錫尼河、輝河等河流兩岸成為全旗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區域,加之河流改道遺留的沙質沉積物在風力作用下形成流動沙地,栗鈣土等沙質土壤抗蝕能力弱,更進一步促進了沙化擴張。

一塊塊沙化土地仿佛瘡疤一般侵蝕著草原,成為傷害草原生態環境的最大元兇之一。若不加以有效治理,黃沙終將侵蝕草原人世代相傳的綠色鄉愁。

如何應對沙化狀況、保留原本屬于這片土地的美麗?歷代治沙人櫛風沐雨、接續奮斗,在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的背景下,采取生物沙障、灌草混播、人工種草、封育圍欄等措施,開展治理實踐。

在“三北”工程五期建設中,伊敏河東岸沙地治理區,錫尼河東蘇木巴彥烏拉嘎查、雅爾斯嘎查范圍內,1700余畝沙地經過蘆葦沙障 喬灌混播方式治理,另有4000余畝沙地以封沙育林方式治理,使流動沙地得到有效控制,明顯改善周邊生態環境。

據統計,歷經五期建設,全旗共計完成防護林建設211萬畝、沙地治理4萬畝,邊建邊治同步推進,不僅鎖住了黃沙流動,也積累了治沙經驗。

機制先行,夯實保障。全旗科學高效落地落實防沙治沙工作各項決策部署,建立形成“旗政府總攬全局、林草部門具體推動、蘇木鄉鎮配合參與”三級聯動工作機制。旗政府統籌謀劃,整合財政、生態、科技等多部門資源,通過資金傾斜、政策扶持等方式,為治沙工程保駕護航。林草部門作為核心執行單位,組建專業技術團隊,細化年度任務清單,從植被種植、技術推廣到日常監測,全程跟進項目實施。蘇木鄉鎮立足基層,動員嘎查(村)農牧民參與,做好土地協調、勞動力組織及后期管護工作。多層級聯動工作機制有效運行,推動治沙工作干出成果。

統籌謀劃,融入大局。為強化防沙治沙工作效能,鄂溫克族自治旗深度融入呼倫貝爾市生態治理體系,積極配合市級林草部門,構建“上下協同、規劃共融”治理格局。在全市防沙治沙五年規劃中,充分吸納了鄂溫克旗沙化土地分布數據、氣候監測報告及基層治理經驗,科學規劃治理空間與時間,保證了旗級規劃與全市生態布局有機融合、無縫銜接。旗林草局在市級框架下,細化伊敏河沿岸沙地治理、輝河流域生態修復等專項工程,形成“市級定方向、旗級抓落實”工作閉環,成功爭取到專項資金傾斜,為全域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規劃支撐保障。

企業共建,拓寬格局。吸引企業參與防沙治沙工作,不僅能夠助力生態修復,同時也能夠促進企業為自身創造多重價值,通過生態投入,開辟可持續發展新路徑。對此,在工程建設方面,旗委、旗政府積極營建“政府主導、部門監管、企業參與”工作格局,以招投標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吸引信譽好、實力強的企業參與工程建設,面向企業釋放政策紅利,提高企業“綠色責任”形象,促進企業以治沙項目創造就業崗位,助力鄉村振興。實踐證明,這一共建模式有效增強了企業社會責任感,在參與過程中,企業積極建言獻策,在探索本地化施工技術及機械化應用方面貢獻了智慧,有效推動了防沙治沙工程取得更好成效。

2025年6月17日是第31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此刻,在鄂溫克大地,一場依托于防沙治沙重點生態工程的沙化土地防治攻堅戰,正在全旗4個蘇木鄉鎮、8個嘎查如火如荼進行。

設置草方格沙障能夠增加地面粗糙程度、減小風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層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為保證開工順利,需要提前儲備蘆葦、固沙草種等草方格沙障基礎材料。對此,旗林草局提前對接各中標企業召開見面會,對各項要求、規定及注意事項進行明確和提醒,并逐一簽訂施工合同。

2025年5月初,各施工單位全面開工,各環節工序有序推進。截至目前,3000畝沙障治理、7萬延長米圍欄架設和5000畝封山(沙)育林工程已完成,工程建設初見規模。從空中俯瞰,蘆葦草方格整齊排列、圍封柵欄圈定邊界,將塊塊沙地封鎖固定,草種悄然破土而出。由黃至綠的愿景正在這塊土地上慢慢變為現實。

利用技術設備助力防沙治沙工程建設,能夠保證政策落地的規范性,也能夠提高各項數據的準確性。在梳理底數的過程中,通過衛星遙感數據與“國土”三調數據進行對比,摸清了當前可治理底數,明確年度治理體量。人機結合的工作方法固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人為監測的作用也不容忽略。施工階段,旗林草局定期派出技術工作組開展現地抽樣調查,對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或采取督辦形式查缺補漏,確保任何環節不缺位。完工階段,對標作業設計和施工合同,技術團隊進入現地對工程完成情況進行驗收,做到全過程動態監管。

防沙治沙,馳而不息。在時間與實踐的考驗中,鄂溫克族自治旗因地制宜、分而治之、多措并行的治理方式得到了驗證?;赝麃砺?,展現出的是上下同心、全民參與的生動畫面,也是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有為行動。未來,路途遙遠,但只要緊握發展接力棒,定能在防治土地沙化的征程上續寫美麗篇章。

https://mp.weixin.qq.com/s/qkdrRNrjL_tlimuKeGnCVw

閱讀 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