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雙碳資訊 > 氣候變化 > 正文 站內導航
[]

南非提升沿海地區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媒體: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駐比勒陀利亞記者 楊海泉
專業號:白熊之約 2025/6/18 21:17:31

日前,南非林業、漁業和環境部推出《氣候變化沿海適應響應計劃》,以應對沿海地區面臨的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蝕和極端天氣等氣候變化威脅。該計劃是南非首個為應對沿海地區氣候變化挑戰所制定的綜合性方案。

南非林業、漁業和環境部部長戴恩·喬治在今年世界環境日相關國際會議上發表演講時指出,南非將通過開展地方政府官員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培訓、建立海岸氣候風險監測預警系統、為沿海城市提供氣候應對專項資金等多項措施,提升沿海地區的氣候應對能力。他表示,作為《巴黎協定》和《2015—2030年仙臺減輕災害風險框架》等重要國際協議的簽署國,南非展現了致力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推動向低碳經濟公平轉型的決心。通過積極參與聯合國環境大會等多邊論壇以及非洲部長級環境會議等區域倡議,南非貢獻了相關科學專業知識及政策見解。此外,南非在可再生能源、生物多樣性保護、防治污染等方面的投入,體現了南非在應對全球環境復雜問題的同時,仍優先考慮國家發展目標和社會福祉的整體方針。

南非位于非洲大陸最南端,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擁有約3000公里的海岸線。相較南非內陸地區,其沿海地區人口密集且宜居。南非海洋運輸業發達,約98%的出口靠海運完成,主要港口包括開普敦、德班、東倫敦、伊麗莎白港等,其中,德班作為非洲最繁忙的港口及最大的集裝箱集散地,年集裝箱處理量達120萬個。

近年來,南非沿海地區面臨氣候變化等嚴峻挑戰。積極有效應對沿海地區氣候變化與南非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其中包括沿海地區環境保護及氣候變化應對、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和發展藍色經濟,以及改善和提高沿海地區民生福祉等。南非沿海港口、道路、供水和能源系統等關鍵基礎設施面臨的氣候變化風險日益增加,危及經濟活動和公共安全。濕地、紅樹林和珊瑚礁等退化,不僅破壞了抵御極端天氣的天然緩沖帶,還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進而擾亂了當地依賴旅游業、漁業和海洋產業的經濟發展結構。此外,高昂的應對成本、有限的財政支持和技術能力等因素,使南非政府實施長期和有韌性的解決方案變得更加困難。

南非政府及社會各界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和塑造海岸線安全對于南非可持續發展未來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南非采取了緊急應對措施,通過實施綜合且資金充足的戰略,優先考慮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和可持續的城市規劃等,在氣候變化背景下有效管理和保護沿海資產。

一是沿海城市的決策者必須具備應對氣候變化風險所需的知識;二是必須保證相關部門可獲取氣候和沿海數據,為政府提供實時數據和預警等;三是國家應給予財政和資源支持,確保地方政府能夠獲得氣候融資,并將氣候應對能力納入預算和規劃;四是提供政策和技術指導,包括提供與《可持續沿海發展白皮書》《綜合沿海管理法》等國家政策法律相一致的指導方針和框架;五是加強各方合作,包括促進地方政府、社區、科研機構、非政府組織和私營部門之間的伙伴關系,以實現相互適應的沿海管理;六是建立系統來監測進展、評估有效性,并在各城市間分享最佳實踐。

南非林業、漁業和環境部介紹,南非《氣候變化沿海適應響應計劃》以國家沿海管理計劃為基礎,優先考慮以氣候為重點的干預措施,以保護自然遺產、支持可持續發展并促進包容性經濟增長。在此背景下,南非將致力于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可持續海洋管理、循環經濟和減少污染等全球討論。

在中國與南非經貿合作不斷發展壯大的時代潮流下,中南可以深挖在沿海氣候變化應對以及發展藍色經濟方面的合作潛力,助力中南經貿和科技合作走實向深。近年來,藍色經濟在非盟及非洲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加入發展藍色經濟的行列。同時,近年來非洲國家藍色經濟的理念及實踐已得到提升,從過去主要關注海洋資源所蘊含的經濟價值提升到兼顧海洋治理及海洋安全,以及重視藍色經濟的包容性和可持續性。中南加強在該領域的合作有助于互惠互利共贏。

閱讀 11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