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tJ0hE5_UAAFw51FjeMKKrg
老鸛草【Lǎo guàn cǎo】,是牻[máng]牛兒苗科老鸛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別稱
五葉草、老官草、五瓣花、老貫草、天罡草、五葉聯、破銅錢、老鴰筋、貫筋、五齒粑、老鴰嘴、鵪子嘴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莖直生,粗壯,具簇生纖維狀細長須根,上部圍以殘存基生托葉。莖直立,單生,具棱槽,假二叉狀分枝,被倒向短柔毛,有時上部混生開展腺毛。葉基生和莖生葉對生;托葉卵狀三角形或上部為狹披針形,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具長柄,被倒向短柔毛,莖上部葉柄漸短或近無柄;基生葉片圓腎形,5深裂達2/3處,裂片倒卵狀楔形,下部全緣,上部不規則狀齒裂,莖生葉3裂至3/5處,裂片長卵形或寬楔形,上部齒狀淺裂,先端長漸尖,表面被短伏毛,背面沿脈被短糙毛?;ㄐ蛞干晚斏?,稍長于葉,總花梗被倒向短柔毛,有時混生腺毛,每梗具2花;苞片鉆形;萼片長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具細尖頭,背面沿脈和邊緣被短柔毛,有時混生開展的腺毛;花瓣白色或淡紅色,倒卵形,與萼片近等長,內面基部被疏柔毛;雄蕊稍短于萼片,花絲淡棕色,下部擴展,被緣毛;雌蕊被短糙狀毛,花柱分枝紫紅色。蒴果長約2厘米,被短柔毛和長糙毛?;ㄆ?-8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以分根繁殖,
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陜西、甘肅和四川。俄羅斯遠東、朝鮮和日本有分布。
老鸛草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濕。喜陽光充足。以疏松肥沃、濕潤的壤土栽種為宜。常生長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低山林下、草甸。
功能作用
一、藥用價值
藥材來源:干燥地上部分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活血,清熱解毒。治風濕疼痛,拘攣麻木,癰疽,跌打,腸炎,痢疾。
歸肝經、腎經、脾經。
二、觀賞價值
老鸛草的葉形美觀,葉色鮮艷,花色多,花美觀,植株矮小,可供觀賞
中藥藥方
治筋骨癱瘓:老鸛草、筋骨草、舒筋草,燉肉服。(《四川藥志》)
治筋骨疼痛,通行經絡,去諸風:新鮮老鸛草洗凈,置一百斤于銅鍋內,加水煎煮二次,過濾,再將濾液濃縮至約三十斤,加飲用酒五兩,煮十分鐘,最后加入熟蜂蜜六斤,混合拌勻,煮二十分鐘,待冷裝罐。(《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老鸛草膏)
治腰扭傷:老鸛草根一兩,蘇木五錢,煎湯,血余炭三錢沖服,每日一劑,日服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治急慢性腸炎下?。籂脚好缌X,大棗四枚。煎濃湯,一日三回分服。(《現代實用中藥》)
治腸炎,痢疾:老鸛草一兩,鳳尾草一兩,煎成90毫升,一日三次分服,連服一至二劑。(《浙江省中草藥抗菌消炎經驗交流會資料選編》)
治婦人經行受寒,月經不調,經行發熱,腹脹腰痛,不能受胎:五葉草五錢,川芎二錢,大薊二錢,白芷二錢。水酒各一盅,合煎,臨臥服,服后避風。(《滇南本草》)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或熬膏。
外用:適量,搗爛加酒炒熱外敷或制成軟膏涂敷。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