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福建省多年領跑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73.1%,龍巖市整整比全省森林覆蓋率高出10個百分點,龍巖人自豪地說:“我們是綠色中的綠色。”
過去,龍巖因為古田會議而蜚聲中外;今天,龍巖因為秀美綠色而一樣精彩。
綠色傳承紅色經典
古田會議、永定土樓,龍巖革命歷史、人文景觀令人向往。
長汀水土流失治理、武平集體林改,龍巖林業同樣異彩紛呈。
陽春四月,乘車穿行在漳龍(漳州-龍巖)高速路上,放眼望去,滿眼都是惹人喜愛的綠色,這里的空氣仿佛都是甜的。道路兩旁都被綠色所簇擁,要不是同行的同志告訴我汽車正行駛在峽谷中的百米高橋上,我還以為是在平地上行駛。
福建省龍巖市委書記黃曉炎說:“生態就是龍巖最大的名片,必須舉全市之力保護好!”
福建是我國南方重點集體林區,南平、三明、龍巖又是福建三大重點林區。龍巖作為三大林區中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城市,他們以發展林業傳承紅色革命傳統為抓手,把林業生態建設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2年,龍巖市啟動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為了使這項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實處,市長張兆民主動提出由他擔任“創森”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龍巖市林業局局長廖深洪感慨地說:“龍巖林業生態建設的順利推進,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
2012年,龍巖市在全省率先出臺暫停采伐天然闊葉樹和禁止煉山造林的文件。
“連天然闊葉樹都不讓采伐,更別提采伐天然闊葉林了,這現實嗎?”有人不理解;“禁止煉山造林,這不是要浪費更多的投入和人力嗎?”很多林農和造林大戶也不理解。但是,龍巖的林業決策者道出了心聲:“龍巖的一草一木都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禁伐天然闊葉樹保護了這里的生態,就是保護革命的果實。
煉山造林可以節省人力、財力,也可以加快造林進度,但給生物多樣性、水土保持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今天也許有人會罵我們,但是將來他們肯定會理解我們!”
正是有了一支敢于“吃螃蟹”、熱愛綠色的林業人,才共同托起了龍巖林業生態建設的輝煌:森林覆蓋率全省第一、武平全國林改策源地、長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現代林業發展示范縣……
新羅區龍門鎮洋畬村是龍巖市海拔最高的村莊之一,也是龍巖市最美的鄉村。走進新村,家家戶戶都建起了小樓房,搞起了森林旅游,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洋畬村成為融“創綠色家園、森林人家、鄉村旅游”三位一體的省級示范村。村支書李明星說:“1996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僅2600元,是遠近聞名的窮村;如今通過開展森林旅游和發展林下經濟,人均年收入已超過1.2萬元,村里人都過上幸福的日子,這都是生態造的福。”
2012年7月,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在龍巖市長汀縣召開,這既是龍巖歷史上召開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林業會議,也是對龍巖林業生態建設的肯定和褒獎。
過去,先烈們浴血奮戰為的是龍巖窮苦大眾翻身解放;今天,龍巖發展林業同樣是為了讓老區百姓過上幸福安康的日子,誰說龍巖綠色不是對紅色革命傳統的最好傳承呢?
六大工程風生水起
73.1%的綠從哪里來?
“兩手抓”!一手抓增綠,擴大森林面積,加快森林生態修復;一手抓護綠,最大限度減少森林資源消耗,不斷增強森林生態功能。圍繞“兩手抓”,龍巖大手筆實施六大工程。
堅持適地適樹、喬灌草搭配、林果花結合,注重色彩多樣化、生物多樣性,打造“四季皆綠、四季有花、四季變化”的森林生態景觀;大力開展“四旁四地”種植珍貴樹、鄉土闊葉樹活動和綠色鄉鎮、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創建活動;推進長汀全國生態文明、現代林業建設示范縣和美麗鄉村建設……這是龍巖市實施森林生態景觀工程的戰略。
大工程帶動了大造林。2012年,全市完成造林綠化44.08萬畝,占省下達造林任務的116.01%,超額完成比例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5個百分點。今年截至4月15日,全市完成造林綠化43.34萬畝,超額完成全年40萬畝造林任務。
針對森林蓄積量較低、森林質量較差的問題,龍巖市多措并舉實施森林生態修復工程:突出水土流失治理,2012年完成水土流失區造林25.3萬畝;突出林分結構改造,營造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33.9萬畝,使闊葉樹造林面積首次超過針葉樹;突出森林生態修復,完成森林生態修復21.04萬畝,占造林總面積的47.7%;突出營造生態林,營造面積達27.86萬畝,占造林總面積的63.2%,徹底改變了過去以營造商品林為主的格局。
2012年,龍巖在全省率先出臺暫停天然闊葉樹采伐的規定,組織開展打擊非法采伐天然闊葉樹專項行動,關停木材經營、收購、加工單位129個,吹響了大力實施森林生態保護工程的“集結號”。
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是長汀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樹立的兩面旗幟,龍巖市把改善民生作為林業發展的“催化劑”,大力發展非木質利用產業,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綠色發展,逐步實現不砍樹也致富。2012年,全市實現林業總產值222.83億元,同比增長15.05%;農民人均林業純收入2038元,同比增加208元,增長11.37%;全省18家上市的林業企業中龍巖占有3席,漳平木村的美麗家園品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以推進集體林改為契機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實現產值13.9億元。
春風潤物,萬木歡歌!
龍巖市在大力推進森林生態景觀工程、森林生態修復工程、森林生態保護工程、生態富民產業工程的同時,森林文化發展工程和森林城市創建工程也在快速推進。“森林人家”鄉村旅游、華南虎保護工程亮點頻現……
枯燥的數字背后,是艱辛汗水的付出。
73.1%,不是用嘴說出來的,是龍巖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干出來的。
聚集生態保護合力
福建省上杭縣有“三珍”:古田會議舊址、華南虎和古紅豆杉群。
在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者看到:華南虎正在風景優美的保護區內或漫步、或嬉戲、或覓食,引得游人駐足觀賞拍照,演繹出一幅人、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圖景。梅花山保護區管理局羅曉輝書記告訴記者,在國家林業局的大力支持下,“南非華南虎回歸落地項目”已落戶保護區,這將給保護區的建設再添活力。
在與梅花山保護區相毗鄰的紅豆杉生態園,近千株古紅豆杉林蔭蔽日、直聳云天。其中一棵最古老的紅豆杉樹齡高達1680年,胸徑達1.68米,要3-4個人合抱才能抱得過來。
留存千年的紅豆杉、悠然自得的華南虎,無不得益于龍巖人民對生態的保護。其實,龍巖生態保護從不缺少亮點。
治理水土流失。全市林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關于長汀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充分發揮林業在水土流失治理的主力軍作用,2000年-2011年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96.5萬畝,使全市水土流失面積由1985年的374.7萬畝下降至211.22萬畝。其中,長汀縣水土流失面積由146.2萬畝降為47.69萬畝,比1985年減少近100萬畝,被專家譽為我國南方水土流失區成功治理的一面旗幟。
遏制松材線蟲病。龍巖森林資源豐富,是全國馬尾松中心產區。松材線蟲病是馬尾松的“天敵”,為保護馬尾松免受松材線蟲病侵擾,龍巖市林業部門聯合交通、電力、電信等多個部門,對進入龍巖的木材和貨物木材包裝箱進行嚴格檢查和相關處理,使龍巖成為松材線蟲病的“凈土”。
保護生物多樣性。全市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達170.2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在全國率先啟動華南虎拯救工程,建立華南虎野化繁育基地,成功繁殖虎仔20只,使保護區華南虎總數達26只……
龍巖,林業生態建設亮點頻現;
綠色,在閩西大地不斷拓展延伸。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