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我局與靈武團市委在靈武市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了一場主題為“靈武長棗—在沙漠中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好漢棗”的微宣講活動。此次活動通過介紹靈武長棗的獨特價值和生態意義,讓師生們深入了解靈武長棗,傳播生態文明理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導大家共同守護生態環境。
本次宣講以靈武長棗的歷史文化為起點,從靈武市獨特的環境優勢切入分析,結合世界棗博園百年古樹群的典型案例,生動講述了靈武長棗的進化歷程與發展脈絡。宣講還通過治沙英雄王有德的故事,深入闡釋了靈武長棗的生態價值:以靈武長棗為核心的生態綠廊,有效遏制了靈武市山沙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在增加植被資源、防風固沙、減少水土流失的同時,保護了生物基因庫和物種多樣性。發展長棗產業是生態改善與沙產業致富相結合的有效模式,不僅實現了生態效益,還增強了防沙治沙工作的“造血”功能。
此外,市自然資源局干部李想還結合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強調了生態保護與法治建設的緊密聯系,為師生重點解讀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十個堅持”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十一個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法治思想相輔相成,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法治思想來提供制度保障和規范約束,通過法治手段可以確保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政策和措施得以有效實施;而法治思想在生態領域的實踐,則是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豐富和拓展,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撐。
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微宣講,對靈武長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也要做靈武長棗的“小小代言人”。除此之外,還要深入理解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爭做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和受益者,讓美麗中國的畫卷在法治的護航下更加絢麗多彩、持久彌新。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