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涌金蓮
(拍攝:植物多樣性科考隊 陳俊通)
地涌金蓮(學名Musella lasiocarpa),又名地金蓮、地涌蓮、地母金蓮。1978年,中國植物學家吳征鎰、李錫文將其從芭蕉科芭蕉屬中劃出,列為芭蕉科新的地涌金蓮屬唯一植物。
地涌金蓮為多年生叢生草本植物,在花開時節,那一座座的金黃色大花序就像地下涌出的朵朵金色蓮花,故而得名。產于云南中部及西部,多生長于海拔1500-2500米、溫暖、濕潤、向陽的山間坡地或栽于庭園內,為我國特產花卉。在西雙版納,地涌金蓮也稱“千瓣蓮花”,是佛家所敬重的“五樹六花”之一,有“高貴”、“神圣”、“樸實高雅”之意。
地涌金蓮假莖矮小,高60-70厘米,根莖粗短,約15厘米。葉片為長橢圓形,長約50厘米,寬20厘米,兩側對稱,葉面上有白粉,葉片大氣而飄逸。
地涌金蓮飄逸的葉片
(拍攝:植物多樣性變化科考隊 陳俊通)
地涌金蓮多在冬春時節開花,花期250多天,可從三春開至隆冬,可算是百花叢中花期最長的花卉,有“百日開花花不敗”的美稱。開花時,花序直立呈蓮座狀,直接在假莖上生長,苞片為黃色或橙紅色,質地是干膜質的。那金黃色或橙紅色宛如花瓣一般的大苞片層層疊疊所組成的蓮座狀大花序由下而上次第開放,整個花期可開放多達數十層,長約25厘米,寬與長幾乎相近,碩大奇美,光彩奪目。
黃色苞片地涌金蓮
(拍攝:植物多樣性變化科考隊 陳俊通)
苞片里有2列花,每列上面有4-5朵花。下部苞片內的花為兩性花或雌花,上部苞片內的花為雄花,花香撲鼻,引來成群蜂蝶。漿果為三棱狀卵形,長約3厘米,直徑約2.5厘米,外面密被硬毛,果內具多數種子;種子為寬6-7毫米的扁球形,黑褐色或褐色。
苞片里的花
(拍攝:植物多樣性變化科考隊 陳俊通)
地涌金蓮花型美觀,花期長、生長快,適應性廣,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清代吳其的《植物名實圖考》中有記載:“地涌金蓮生云南山中,如芭蕉葉而短,中心突出一花,如蓮色黃……新苞抽長,舊苞相仍,層層堆積,宛如雕刻佛座。”形象地描繪了地涌金蓮如“雕刻佛座”的形象。
橙紅色苞片地涌金蓮
(拍攝者:李云慶)
除可供觀賞外,地涌金蓮假莖營養豐富,可用作豬飼料;花還可入藥,有收斂止血作用;莖汁用于解酒醉及草烏中毒;在秋冬時節,地涌金蓮競相開放,也成為主要的蜜源植物為蜜蜂提供大量花蜜。因此,地涌金蓮在云南中西部各族人民田邊地角和房前屋后廣泛種植,尤其在彝族、傣族等居住地區,形成了以民間傳統利用促進保護的典范之一?,F也已引種到全國各地,并被栽培成為室內盆栽植物,走進千家萬戶。
編輯:昆明植物標本館科普團隊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