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媒體報道報送平臺 > 中央媒體 > 正文 站內導航
[]

改革帶來的發展最綠色【經濟日報7月10日第1版】

媒體:經濟日報  作者:本報評論員
專業號:福建省林業廳宣傳辦 2017/7/11 10:35:14

今天,如果走進林區,無論是蒼茫的北方山地,還是起伏的南國峰巒,無不郁郁蔥蔥、綠滿眼眶,曾經不時可見的荒山禿嶺正越來越多地被濃郁的綠色覆蓋。

給林區帶來巨大變化的,是21世紀初在福建等省率先試點,并于2008年開始在全國展開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15年前,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在考察福建武平縣時提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那樣從山下轉向山上”。15年來,林權改革不僅像春風一樣吹綠了山野,更為林區全面可持續發展增添了強大動力,推動了林區生態美、百姓富、扶貧脫貧的有機統一。

這種綠色發展,首先體現在觀念和思維的轉變??可匠陨?,是林區人的不變路徑,但在產權不明的背景下,林農并不是山林的主人,不砍白不砍,“吃山”變成了單純的砍樹賣樹挖山。林地承包到戶后,“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林農身份變了,責任變了,觀念也變了。同樣是靠山吃山,過去砍樹變成了現在看樹,過去“要我造林”變成了現在“我要造林”。山還是那座山,但保護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念,在林區已經扎下根來。

觀念轉變推動了機制創新。我國林業資源90%在山區,絕大部分貧困人口也集中在山區。這就意味著,林區面臨的一個突出矛盾,是生態保護與民生發展的難題,必須探索新機制、新辦法。在一些地方,為了解決公益林保護補償金不足的問題,探索從飲用水、水電、森林公園等產業中收取部分費用作為補充;有的地方通過“贖買”的方式把轉化為生態林的林地保護起來,解決了林農利益與生態保護的兩難。隨著林改深入推進,一些長期困擾林區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得到有效化解。

機制一變天地寬。在林區,林農“把山當田耕,把樹當菜種”已成為普遍現象,由此帶來了“荒山變綠山、農民捧金山、發展有靠山”的變化。全國森林覆蓋率逐步提升;林農有了穩定的財產性收入,林改后戶均擁有森林資源近10萬元;林改還盤活了林地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林業產業、林下經濟迅猛發展,各類新型經營主體推動了林業經營效益和質量雙提升。

林業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而林改是林業生態文明的有力保障與強大動力。當前,我國林業發展還面臨很多困難,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發展各領域全過程還需要真抓實干,生態優勢進一步轉化為發展優勢更需要久久為功。但正如林改已經帶來了林區面貌巨大改變一樣,促進林區面貌的進一步改變,推動綠色發展與加快脫貧攻堅的結合,更好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惟有繼續深化這場被譽為“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中國農村又一場偉大革命”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實踐再次證明,惟改革,帶來的發展最綠色、最長遠。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7-07/10/content_338545.htm

閱讀 239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