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新疆兵團 > 正文 站內導航
[]

植樹造林護家園 綠水青山書畫卷

媒體:第一師融媒體中心  作者:林國強
專業號:新疆兵團種苗 2023/2/6 16:22:28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位于南疆阿克蘇河、和田河、葉爾羌河三河流域的沖積平原上,北起天山南麓山地、南至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世界第五大內流河塔里木河發源于此,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在這里形成“死亡之海”和“沙漠之門”。“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概括了第一師阿拉爾市的歷史沿革,這也是三五九旅屯墾戍邊的真實寫照。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一師人牢記初心使命,肩負神圣職責,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舉全師之力、眾人之智,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與沙共“舞”,持續不斷地植樹造林,矢志建設“宜居、宜業、宜文、宜游”的美麗綠洲,“塔河明珠 軍墾名城”的這顆新星已經悄然升起。

近年來,第一師阿拉爾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持續接力在沙漠戈壁植樹造林、補綠復綠,穩步開展退耕還林、防沙治沙等工作,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筑起一層又一層綠色生態屏障,如今的一師阿拉爾市已經從黃沙漫漫的不毛之地成為沙海播綠的生態綠洲。

持續全民植樹造林 筑牢綠色生態屏障

植樹造林、恢復生態、持續改善周邊環境,是一師阿拉爾市多年來向沙漠要效益、向沙漠要經濟的靶向目標,也是地處沙漠以及荒漠化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鏟土挖坑、彎腰扶苗、揮鍬填土……每年春秋植樹季節,第一師阿拉爾市各族干部職工群眾響應號召,積極投身到植樹造林活動中。“治沙防沙就要植樹造林”“讓沙漠變綠洲”“既要當戍邊衛士,也要當生態衛士”這些綠色發展理念早已耳熟能詳、深入人心。2020年以來,第一師阿拉爾市累計投入資金3.49億元,共完成森林撫育區國土綠化面積49.335萬畝,其中完成人工造林4.11萬畝,退耕還林3.94萬畝,退化林修復14.5萬畝、防護林更新造林0.4萬畝、補植補造1.885萬畝、封沙(山)育林14.5萬畝、防沙治沙4萬畝,草原生態修復3萬畝,鼠蟲害防治3萬畝。其中僅2022年全民參與義務植樹140萬余株,盡責率達到96%,其中完成連隊綠化面積1244.07畝,完成率111.26%。

張淼是第一師阿拉爾市行政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每年春秋兩季都會和同事們參與到植樹活動中,她說參加植樹造林已經成為常態,這也是造福子孫后代的事,只要生活在這的人們,也都會很自覺地參與到其中。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老一輩的三五九旅軍墾戰士把戈壁荒灘建設成了綠洲,把‘不毛之地’變成了萬頃良田,他們的這種精神是我們必須傳承的。”張淼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發揚他們的這種精神,同時積極參與到植樹造林活動中,當好生態衛士,為家鄉的建設貢獻綿薄力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有人植樹造林,就有人管理養護。從事十幾年護林工作的第一師十二團農發中心護林員李健軍回憶說,剛剛開始工作那會,團場條田林網不健全,而且沙漠距離團部最近只有不到20公里,只要大風一來,就是黃沙漫天,地膜滴灌帶被吹得到處都是。這些年,他和同事們積極參與到植樹造林、退化林修復、封沙育林等工作中,累計完成重點防護林種植600余畝,實施異地造林、補植補造面積超過5000畝,完成重點公益林封沙育林1.5萬畝,建成重點公益林圍欄7公里,由于工作成績突出,今年1月他入選了“全國林草系統勞動模范”表彰名單。

李健軍說:“這些年我們這邊還是種了不少樹,每年基本上種樹都是男女老少齊上陣,大家都積極地參與到種樹的隊伍里,作為護林員更要管護好大家辛苦種下的樹苗,讓它們茁壯成長,在沙漠戈壁上真正長成樹、變成林,守護好我們這一方水土。”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從建市之初,第一師阿拉爾市持續推進生態建設工程和沙漠生態治理工程,年降水量比過去增加了60%,春秋兩季風力強度和次數比過去大幅降低和減少,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植樹造林工程實施多年來,一師阿拉爾市城市綠洲已逐步向沙漠內部延伸,以綠洲外圍荒漠生態林、防風固沙基干林、綠洲內部農田防護林、居民區綠化林為主體的四級生態防護體系已經逐步構成,沙漠邊緣多層生態防護屏障已經成型。

持續深化林長制 建設美麗新師市

近年來,第一師阿拉爾市穩步提高生態林管護資金投入,由林長制實施前的無專門預算,到近兩年分別投入2000萬元和2500萬元,生態林管護率由林長制實施前的不足30%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林長制工作得到全面提升,為第一師阿拉爾市生態治理持續向好打下了堅實基礎。

素有“沙漠之門”的之稱十一團花橋鎮,是第一師阿拉爾市離沙漠最近的團鎮,多年來這里的職工群眾不管是在農業生產上還是日常生活中曾經飽受風沙之苦。

85歲高齡的河南支邊青年趙世廉老人說起1954年進疆時的情景感慨萬分,“那時候從年頭到年尾,天天一場風,風一到,幾米外什么都看不清,一覺醒來被子上一層土,一摸臉全是沙。到了春耕春播,干部職工學生齊上陣,扛草把、打腰壩、噴水壓沙,就這樣也是十風九災,抗災自救一直要持續到五六月間”。

2012年起,第一師阿拉爾市開始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和防沙治沙建設,全師規劃建設沿沙漠邊緣寬100—400米、長84公里的“359”大型生態防護林,十一團黨委連年發動干部職工群眾齊上陣,全團義務植樹大會戰,累計投入人工12萬多人次,資金3000萬余元,至今已造林20公里,面積0.65萬畝,栽種樹木143.83萬株。2022年8月,十一團被授予“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稱號。

十一團十三連是離團部最遠、離沙漠最近的基層連隊,多年來通過鄉村振興、植樹造林以及退耕還林等工程實施,如今的十三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被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國首批鄉村旅游重點村,2021年被農業農村部授予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成為一師阿拉爾市鄉村旅游的一張名片。連隊黨支部書記、連級林長姜延付告訴記者,沒有實施林長制前,連隊的林木主要由護林員管理,現在作為連級林長,自己要負起管護連隊林木的主要責任,雖然工作量增加了,難度增大了,但是自己有信心守護好連隊的一草一木,為改善生態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

姜延付說:“做一名合格的連級林長,不是一件輕松的事,肩負著沉甸甸的責任,現在我們連隊職工每年都在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我也會定期會和護林員巡查周邊的林帶和防護林,做好管護工作,提升造林成效。”

眼下,第一師阿拉爾市通過聚焦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積極構建保障有力、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全面建成由主要領導任林長的師、團、連三級林長責任體系,全師市設立各級林長644名(其中師市級林長7名),劃分團鎮(鄉)責任片區75個,設置林長公示牌368塊。全面開展師團連三級巡林共計6548次,巡查發現問題3415個,巡查發現問題要立即交辦,立整立改;建立工作臺賬,實行銷號機制,確保全部整改落實到位。制定《第一師阿拉爾市林長制工作考核辦法》,初步構建了“林長+檢察長”協作工作機制,實現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的林長制改革新機制,助推美麗師市建設。

持續推進生態優先 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近年來,第一師阿拉爾市深入貫徹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創新開展國土綠化,持續推進生態項目建設,推進重要生態領域執法督察,持續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突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2022年,第一師阿拉爾市通過多措并舉、多元籌資,采取社會資本同生態項目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國土綠化,引入社會資本500萬元,實施更新造林900余畝,實施碳匯林項目,啟動總投資5315萬元的碳匯林種養一體化項目,申請碳匯造林9萬畝,項目建成后年碳匯量可達到6.588萬噸。截止到2022年底,第一師阿拉爾市國家級公益林穩定在128.3萬畝,一般公益林增加到了72.98萬畝,森林面積穩中有升,達到229.82萬畝,建立了由外至內梯次推進的“三位一體”(天然林、生態經濟林、生態防護林)林業生態防護體系,實現了“綠進沙退”,有效保護了師市300多萬畝耕地,綠色師市、生態師市基礎牢固。

“2022年師市共完成綠化面積27.75萬畝,其中人工植樹造林1.45萬畝,退化林修復12.6萬畝,封沙育林10萬畝,草原生態修復1萬畝……”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和草原管理辦公室項目負責人姚珊妹說,“下一步,師市將通過加快推進林草高質量發展,不斷健全林長制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創新發展理念,把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相融合,真正實現‘人進沙退’‘綠進沙退’的人間奇跡。”

閱讀 728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