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違花語|八角楓
八角楓 ←八角楓屬←山茱萸科←山茱萸目
初夏時節,我在武漢植物園里見到了一種名為八角楓的喬木掛了一些花苞。半個月后,我終于見到了花開,白色小花似燈籠懸掛枝間。
1790年,致力于研究亞洲植物的葡萄牙植物學家Jo?o de Loureiro在其著作《交趾植物志》(Fl. Cochinch.)中,根據采集自我國廣州的植物標本,發表八角楓的學名Stylidium chinense,種加詞chinense意思是“來自中國的”。
之后,八角楓的學名經過數次修訂,目前的接受學名是德國植物學家Hermann August Theodor Harms在1897年發表的Alangium chinense。由于我國的同屬植物中,以八角楓最為常見,故中文屬名為“八角楓屬”。
八角楓屬學名Alangium是法國博物學家Jean-Baptiste Lamarck于1783年發表的,來自該屬植物土壇樹(A. salviifolium)的卡納達語(印度的一種地方語言)名,后被植物學家引用,并進行了修改。
雖然八角楓的學名中有“chinense”一詞,但該植物并非我國特有,還廣泛分布在東南亞、南亞以及非洲部分國家和地區。有一種與八角楓同屬、學名為A. platanifolium的植物,分布在中國、日本和朝鮮半島,其日語叫“ウリノキ”,漢語寫作“瓜の木”,我國學者借鑒后定名為“瓜木”。八角楓并非日本原產,其名根據種加詞而稱作“支那瓜木”,也稱“臺灣瓜木”。
至于該植物的中文名——八角楓,可能最早記錄在清代晚期的《簡易草藥》。晚清植物學家吳其濬在《植物名實圖考》中引用此書,介紹道:“八角楓,其葉八角,故名?!苯Y合所繪之圖,現代學者推測為《中國植物志》中的八角楓(A. chinense)。
但是,由于古代和民間對植物(中藥)的分類很粗放,他們所稱“八角楓”也可能包括同屬的其他種,也就是所謂“同名異物”的情況。在引用《簡易草藥》之后,吳其濬又附上了差不多同時期的《本草從新》記載的“八角金盤”,認為其與八角楓為同一物,可謂是“同物異名”。
有學者贊成吳其濬的觀點,但也有學者持不同意見。八角楓是落葉喬木或灌木,通常高3-5米,但《本草從新》描述說八角金盤“植高二三尺”,顯然不符。有學者經過詳細考證認為,雖然《本草從新》最早收錄了“八角金盤”這一民間中草藥,但因其對原植物缺乏了解,而將八角楓的形態和藥用部位混入其中,造成“同名異物”的混亂;并提出,中藥“八角金盤”的基源植物是小檗科的六角蓮(Dysosma pleiantha)或同屬的八角蓮(D. versipellis)等。
由于我國現代植物學起步較晚,許多研究和考證借鑒了日本植物學家的成果。日本人研究認為,八角金盤是日本的“ヤツデ”(八手),為五加科的Fatsia japonica,故中國學者普遍接受該植物的中文名為“八角金盤”。但是,我國并不產該植物,且同屬的F. polycarpa是臺灣省特有植物。有研究者認為,F. japonica的中文名不能使用“八角金盤”,而應訂正為“手樹”。
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八角楓的根、根皮、葉、花、樹皮等均可入藥,主要對風濕痛、風濕癱瘓、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有療效;近年來的藥理實驗與臨床實驗證明,其根有抗風濕、肌肉松弛以及抗癌的作用。
《中國植物志》
落葉喬木或灌木,高3-5米,稀達15米,胸高直徑20厘米;小枝略呈“之”字形,幼枝紫綠色,無毛或有稀疏的疏柔毛,冬芽錐形,生于葉柄的基部內,鱗片細小。葉紙質,近圓形或橢圓形、卵形,頂端短銳尖或鈍尖,基部兩側常不對稱,一側微向下擴張,另一側向上傾斜,闊楔形、截形、稀近于心臟形,長13-19 (-26)厘米,寬9-15 (-22)厘米,不分裂或3-7 (-9)裂,裂片短銳尖或鈍尖,葉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除脈腋有叢狀毛外,其余部分近無毛;基出脈3-5 (-7),成掌狀,側脈3-5對;葉柄長2.5-3.5厘米,紫綠色或淡黃色,幼時有微柔毛,后無毛。聚傘花序腋生,長3-4厘米,被稀疏微柔毛,有7-30(-50)花,花梗長5-15毫米;小苞片線形或披針形,長3毫米,常早落;總花梗長1-1.5厘米,常分節;花冠圓筒形,長1-1.5厘米,花萼長2-3毫米,頂端分裂為5-8枚齒狀萼片,長0.5-1毫米,寬2.5-3.5毫米;花瓣6-8,線形,長1-1.5厘米,寬1毫米,基部粘合,上部開花后反卷,外面有微柔毛,初為白色,后變黃色;雄蕊和花瓣同數而近等長,花絲略扁,長2-3毫米,有短柔毛,花藥長6-8毫米,藥隔無毛,外面有時有褶皺;花盤近球形;子房2室,花柱無毛,疏生短柔毛,柱頭頭狀,常2-4裂。核果卵圓形,長約5-7毫米,直徑5-8毫米,幼時綠色,成熟后黑色,頂端有宿存的萼齒和花盤,種子1顆?;ㄆ?-7月和9-10月,果期7-11月。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