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中國林業網 作者:佚名
專業號:鄱湖人家
2024/6/12 9:13:11
為進一步掌握阿拉善盟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內的鵝喉羚分布、數量等情況,近日,內蒙古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管理局與內蒙古農業大學調查團隊,分別對內蒙古東阿拉善、內蒙古騰格里沙漠、阿拉善左旗恐龍化石、內蒙古巴丹吉林、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額濟納旗馬鬃山古生物化石地質遺跡共6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了鵝喉羚分布等情況的調查。
本次的調查工作歷時9天,行程4900多公里,途經阿拉善盟的3個旗1區、12個蘇木鎮、22個嘎查。本次調查工作采取實地調查核實、無人機拍攝、走訪牧民和入戶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實地拍攝到的鵝喉羚為61只(27只公鵝喉羚,34只母鵝喉羚),共收集鵝喉羚羊角、羊腿以及糞便皮毛樣本12份。在開展走訪調查過程中,還向當地牧民和主管部門現場講解培訓鵝喉羚種群、動態、習性以及鑒別方法等相關知識。下一步,計劃對發現的鵝喉羚最佳棲息地布設紅外相機,以便更加精準掌握鵝喉羚的動態和習性。
通過調查和走訪,初步估計,阿拉善地區全境約有350個鵝喉羚種群、10260只鵝喉羚,鵝喉羚所生存的生境為荒漠、草原、戈壁以及山區等地。鵝喉羚所食用植物共計13種,如藏錦雞兒、白刺、鹽爪爪、珍珠柴、綿刺、霸王、梭梭及鎖陽等。同時了解到鵝喉羚具有晨昏性,冬天會躲入山中、春秋季節出沒較多等特性。鵝喉羚于11月左右發情次年6-7月生產,孕期為142天左右。在本次調查中發現阿拉善右旗還存在中華斑羚、黑耳鳶、毛腿沙雞、石雞等物種,豐富和補充了鵝喉羚棲息地的動植物資源。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