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云南 > 正文 站內導航
[]

劉廠鎮:蠶桑產業織就鄉村振興“致富網”

媒體:祥云時訊  作者:記者徐亞園 羅月娟 通訊員羅國慶
專業號:祥云縣林業和草原局 2025/7/3 11:09:24

夏日里,走進劉廠鎮松梅村,成片的桑樹郁郁蔥蔥,生機勃勃,桑樹叢中,白色的大棚格外醒目,這是松梅村的大棚養蠶基地。

圖片

標準化蠶棚里,自動溫控設備勻速運轉,智慧溫濕度控制系統實時監測環境數據,確保蠶寶寶生活在最適宜的環境中。松梅村四組村民曹云濤推著基地配備的推車,從儲葉室將新鮮的桑葉運送過來,精心地喂養著這些小生命。前幾日,他家的蠶搬到了基地。這一季,他家養了13張蠶,以往在家養殖時,13張蠶需要占用5間房,而且父子兩人得用簸箕將桑葉搬上搬下喂養蠶寶寶,勞動強度極大。而現在,一個蠶棚就輕松解決了所有問題。

圖片

2024以來,松梅村先后投入537萬元,建設“種養 加工 銷售”一體化的蠶?;?。如今,一期工程已經建成,并在今年春季正式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也在穩步推進中?!艾F有的43個蠶棚已經全部租出去了,村集體可獲得142200的租金收入?!彼擅反妩h總支書記自懷宇說。

圖片

蠶棚養蠶可以實現小蠶共育,大蠶分離,間隔空間可以減少感染風險?;卦O施配備齊全,養殖起來,每張蠶至少可以節省1個人工。蠶繭收獲后,如果沒有及時賣出去,大棚良好的空氣流通和溫濕度管理,能確保蠶繭的外形不會損壞。

圖片

松梅村作為全國“一村一品”蠶桑示范村,全村74.3%的村民都投身于養蠶事業。大棚養蠶基地面積達711平方米,蠶臺養蠶面積1516平米,可養蠶785張。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帶動300余戶農戶增收,為村集體增加收入26萬元。大棚省力化養殖技術的應用,顯著提升了單產水平,優質繭比例超過95%。與此同時,村里積極推廣“良種 良法”模式,引進抗病性強、產葉量高的“農桑8號”“祥桑1號”等優良品種,桑葉產量提升了30%以上,為蠶桑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圖片

蠶桑產業的價值遠不止于養蠶和賣繭。從“種好一棵桑樹”到“養好一張蠶紙”,再到“拉長一根蠶絲”,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經濟潛力。在劉廠鎮青坡村,這個省級“一村一品”蠶桑示范村,村民們不僅種桑養蠶技術嫻熟,還積極發展蠶桑深加工產業,自己繅絲制作絲綿被。青坡二組村民劉仕云家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家制作絲綿被已有30年歷史,起初采用手工制作,難度大且效率低。劉仕云回憶道:“2021年,我家購置了一臺絲綿被制作機器,效率大幅提高,當年絲制品價格行情好,收益也隨之水漲船高,賣絲棉被的純利潤有七八萬?!?/p>

圖片

目前,劉廠鎮已扶持絲綿被加工點20余戶,每戶每年可銷售100床絲綿被,毛收入均超過10萬元。同時,劉廠鎮積極與龍頭企業合作,共同制售領帶、絲質服飾等高端產品,進一步提高蠶桑的附加值。

圖片

通過“線上 線下”雙渠道推廣模式,蠶絲被、桑葉茶等產品成功入駐電商平臺,線上銷售額占比達25%。此外,圍繞蠶桑副產品的開發,劉廠鎮還推出了桑葉茶、桑葉粉、桑葚干、桑葚酒等深加工產品,不斷延伸產業鏈條,讓蠶桑產業的價值得到了充分挖掘。

圖片

目前,劉廠鎮桑園面積達1.95萬畝,年養蠶量7萬張,產繭量3158噸,產值1.86億元,蠶農戶均收入14萬元,人均收入3.5萬元。

閱讀 5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