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質密碼
微凹黃檀(Dalbergia retusa),中美洲熱帶雨林的饋贈,木質如黑檀般沉穆,紋理卻似山巒疊嶂。其氣干密度達1.2g/cm³,百年成材的沉淀賦予它天然的油性光澤,在自然光線下流轉出琥珀般的溫潤質感。作為《紅木》國標中的紅酸枝木類,它與老撾大紅酸枝同屬豆科黃檀屬,卻以更內斂的紫褐色澤與細膩紋理,成為當代中式家具的新貴。
二、器型美學
藤面大扇楠的器型設計堪稱東方美學的立體詩篇。椅背呈折扇式舒展,十二根弧形欞條象征一年十二個月,暗合"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藤面編織采用傳統"米字紋"技法,經緯交織間形成透氣而富有彈性的坐臥界面,既保留藤編的自然野趣,又通過精密計算實現力學平衡。
三、榫卯智慧
在微凹黃檀的肌理間,隱藏著東方木作的千年密碼。格角榫咬合處嚴絲合縫,粽角榫轉角處不露痕跡。特別值得稱道的是"扇形攢邊榫",將椅背的弧形結構分解為28個精密部件,通過暗榫與穿帶的巧妙組合,實現了曲面承重的力學突破。這種工藝不僅讓家具歷經百年依然穩固如初,更在開合之間發出獨特的"木韻清響"。
四、文化溯源
"大扇楠"之名源于明清文人書房的雅稱,當時士人喜將折扇懸于楠木架上,故稱此類家具為"扇架"。至民國時期,蘇作匠人將藤編工藝融入傳統坐具,形成了獨特的"藤面扇架椅"。微凹黃檀的引入,則是當代匠人對傳統器型的再詮釋——將熱帶硬木的厚重質感與藤編的輕盈通透相融合,既延續了"文人扇"的風雅意象,又賦予了家具新的時代語匯。
這件藤面大扇楠,以微凹黃檀為骨,藤編為肌,榫卯為魂,在傳統與現代的對話中,續寫著東方家具的不朽傳奇。它不僅是一件實用器,更是一部凝固的文明史,讓每一次觸摸都成為跨越時空的文化巡禮。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