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生物多樣性(作廢) > 保護界動態 > 正文 站內導航
[]

世界自然基金會總干事:人類有必要制定一個關于自然的全球目標

媒體:中新社  作者:陳溯 張晨翼
專業號:關注森林資訊 2021/10/15 14:35:20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干事馬爾科·蘭貝蒂尼14日表示,人類有必要制定一個關于自然的全球目標。

點擊進入下一頁

10月14日,云南昆明,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期間召開的生態文明論壇上,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干事馬爾科·蘭貝蒂尼通過視頻表示,人類有必要制定一個關于自然的全球目標。 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期間召開的生態文明論壇上,馬爾科·蘭貝蒂尼指出,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一直向自然無限度索取資源,這對人類的生活、經濟和健康都產生負面影響。

他說,越來越多的企業、組織和政府呼吁,要為自然制定一個全球目標,類似于在巴黎達成的氣候協議。這樣的一個關于自然的全球目標能夠將各國政府、企業、投資者和消費者團結起來共同努力,也能使人們科學衡量所取得的各種進展,更能使所有人都負起責任。

“我們應該接受‘2030年自然向好’的全球目標,使森林更繁茂、魚群更豐富……從而避免生態系統崩潰。”馬爾科·蘭貝蒂尼指出,COP15是一個歷史性機會,“昆明宣言”上的愿景可以成為全球自然行動的指南針,所有參與方力往一處使,輔之以相應的監管、創新技術和投資,所有美好的愿景都是可以實現的。

馬爾科·蘭貝蒂尼就搭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應明確設定總體目標,在這十年內扭轉自然喪失的趨勢;二是設置“雄心勃勃”的階段性里程碑,確保到2030年在農業、林業、漁業、基礎設施、金融等主要經濟領域實現“自然向好”的目標;三是要有一個強有力且有效的執行機制,否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將失去“牙齒”;四是確定一項全面的資源調動戰略,其目標是將公共和私人投資重新用于“自然向好”的經濟,并增加自然保護的直接資源投入,特別是針對發展中經濟體;五是推動全社會和各方來落實各項目標。

馬爾科·蘭貝蒂尼對中國擔任COP15主席國表示祝賀。他指出,中國有機會促成COP15通過強有力的成果,這也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契機。

“在自然喪失趨勢覆水難收之前,當下是人類改變與自然關系的最后機會,攸關我們的未來利益。人類應朝著一個公平、碳中和以及‘自然向好’的未來前進,這也是唯一可能的未來。”他說。

閱讀 123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