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寧夏 > 正文 站內導航
[]

打造高水平國土綠化示范樣板——中衛市高質量推進中央財政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

媒體:原創  作者:中衛市林業和草原局
專業號:中衛市林業和草原局 2025/7/7 10:41:39

“十四五”以來,中衛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及自治區關于科學開展國土綠化的決策部署,積極向上籌措資金,持續推動建設國土綠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2023年3月,國家財政部、林草局組織的2023年中央財政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競爭性評審中,由寧夏申報的中衛市黃河流域規?;郎持紊稠椖繌娜珖?7個市(州、地區)參與評審項目中脫穎而出,成功入圍,籌措中央、省、市、縣及社會資本3.01億元,用于生態修復。

從騰格里沙漠的漫天黃沙到南華山下的層林盡染,寧夏中衛的國土綠化項目,正以“系統治理”為經、“科技賦能”為緯,編織著生態治理的壯美圖景。自中央財政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落地中衛以來,中衛市委、政府高度重視,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市縣(區)兩級均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專班,組建了由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寧夏大學、寧夏農林科學院等多家單位專家組成的項目專家團隊,制定了項目實施工作方案,出臺了督導辦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制度,全速推進中央財政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以第三次國土調查為藍圖,統籌劃定生態紅線,將11.72萬畝荒漠化作刺槐、檸條的混交林海,讓流沙止步于黃河之畔;又在清水河畔種下12.23萬畝云杉與山杏,以“灌為主、草為護”的智慧模式,筑起水土保護的綠色屏障。這背后,是30余次專家研討的智慧碰撞,是“宜林則林、宜灌則灌”的因地制宜之道,更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踐行。

按照“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思路,以騰格里沙漠、清水河流域兩大修復區為主線,綜合運用工程固沙、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復等措施,完成國土綠化23.95萬畝,其中:工程固沙11.37萬畝、人工造林4.36萬畝、退化林修復8.22萬畝。目前項目已全面完工,進入管護期,通過項目實施,區域內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效益明顯提升,森林覆蓋率提高了0.73%(達到9.38%),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8.3%,預計年碳匯增量1.78萬噸,吸納帶動5000名群眾參與工程項目建設,人均增加勞務收入1萬元,昔日的“沙窩窩”變成“金餑餑”。通過打造精品工程、創新治沙模式、治沙技術研發應用和沙產業融合發展,探索出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治沙模式,先后吸引69多家主流媒體來衛報道,新疆、云南、內蒙等10余?。▍^)來衛考察學習,中衛“草方格 光伏”治沙模式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締約方會議上向全球推介,為世界荒漠化治理貢獻了“寧夏經驗”“中衛模式”。

強化科技支撐,提高綠化質量效益。在科技與生態的交響中,中衛人以創新破解治沙難題。專家技術組駐守荒漠,分片區實施包保責任制,對規劃設計、造林整地、苗木調運、栽植及撫育管護全程指導,選用檸條、花棒、楊柴等耐干旱、耐鹽堿、耐瘠薄、抗風沙的鄉土樹種,良種率達到75%以上,增強造林綠化成效。推廣蘆葦高立式沙障、刷狀網繩式草方格等新興實用技術,運用“水分傳導式精準型沙漠植苗工具”等4項國家專利工具,實施大規模治沙造林,造林效率提高15%,成活率達到85%以上,工程固沙、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復等成本指標均值降低約10%。

矢志向綠行,荒漠繪丹青。隨著一方方沙障壓下去,一株株青苗長出來……中衛人民在沙土之中筑起一道道“綠色長城”。沿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步伐,中衛市將持續打好“三北”攻堅戰,筑牢綠色屏障,勇擔使命,不負囑托,持之以恒的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和防沙治沙生態建設,為廣袤的荒漠化地區穿上綠裝,堅決守牢林草安全底線,筑牢荒漠綠洲綠色屏障,以“敢叫山河換新顏”的魄力,努力創造新時代中衛防沙治沙新奇跡!

守護黃河臂彎,筑牢生態屏障——中衛市林業和草原局國土綠化在行動。(中衛市林業和草原局邵海波供稿)

閱讀 8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