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至5月9日,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王振剛帶隊參加了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空間優化布局研究”研討會,并調研了濟南市綠行齊魯環保公益服務中心和青島市海洋生態研究會。
基金會一行應邀參加由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青島理工大學聯合主辦,北京市天恒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協辦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空間優化布局研究”課題啟動會暨策略協同研討會,對課題方案進行評審研討,并與來自政府、科研機構、非政府組織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協同治理路徑,推動氣候治理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雙重增效”實踐。
全體合影
基金會一行調研了濟南市綠行齊魯環保公益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綠行齊魯”),綠行齊魯的機構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機構的發展歷程、核心業務及項目成果。作為山東省4A級環保社會組織,綠行齊魯自2012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提升民間環境監督能力,推動本土環境問題解決。其核心業務涵蓋環境污染監督、減污降碳行動、環境宣教、低碳學校建設等領域;項目負責人表示項目的開展使機構人員系統了學習氣候變化理論、開展碳排放觀察與政策倡導,機構在應對氣候變化議題上的專業能力顯著提升,成功推動了多起生態破壞問題的改善。未來,綠行齊魯將繼續在山東本土環境治理中發揮橋梁作用,扎根基層、務實行動,切實為提升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做出積極貢獻。
調研濟南市綠行齊魯環保公益服務中心
基金會一行調研了青島市海洋生態研究會(以下簡稱“海研會”)。海研會理事長王松林介紹到,青島市海洋生態研究會專注于中國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和漁業可持續發展,通過開展科研、科普宣傳教育、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工作,為全國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可持續水產運動提供持續助力。他還介紹了海研會在改進漁業與水產養殖環境表現、保護關鍵棲息地與瀕危物種、賦能小規模漁業社區、引導公眾可持續消費等四大領域的工作成果。王振剛副秘書長表示雙方將攜手探索海洋生態保護的新模式、新路徑,通過政策引導、公眾參與等多種手段,推動海洋生態保護事業向更高水平發展。同時,基金會將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海洋保護,促進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及公眾的多元共治,共同守護海洋生態安全,營造愛護海洋、保護海洋的良好社會氛圍。
調研青島市海洋生態研究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