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mes.clzg.cn/html/2025-07/02/content_301752.htm
花花姐每天都會在花園里巡查、修剪枝葉 本版圖片 ■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 佟薇
園中綠植
花花姐的直播間就設在花園中央
掃碼看視頻
■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 佟薇
清晨的陽光慵懶地穿過樹梢,化作金箔般的光斑灑在昆明市五華區西翥街道陡坡社區的“癡花花憨菜菜”小院里,上千棵羽衣甘藍綻放的美景通過直播間的鏡頭展現在20萬粉絲眼前……小院主理人“花花姐”陳慶今年49歲,從湖南到云南旅居后,愛上了昆明的氣候,最終留在西翥街道投身種植業。
一場跨越18年的
“氣候遷徙”
花花姐的故事,始于一場“逃離酷暑”的旅行。
2006年,花花姐還是湖南一家美妝企業的講師,因工作到云南出差一個月?!昂系南奶鞜岬孟裾艋\,昆明卻像天然空調房?!蓖吕镉幸幻麞|北駕駛員,每次來昆明送貨都感慨:“只要在這兒有口飯吃,打死都不回去!”這句話深深印在她心里。
“這里的人說話慢悠悠的,菜市場里鮮花比菜還多,連空氣都是甜的?!被ɑń阏f,回到湖南后,她總夢見昆明的藍天與鮮花。2007年,她辭去工作,來到昆明開了一家美容院,但內心始終有個聲音:“我要種花,要有一片自己的院子?!边@份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正是促使她從“旅居云南”向“定居云南”“創業云南”轉化的內在動力。
2024年春天,花花姐偶然刷到一條短視頻:一名旅居者在云南村落租下村舍,種滿鮮花,過上了“晨起澆花、午后直播”的生活?!斑@不就是我想要的嗎?”她采購了羽衣甘藍種子開始種植,每天在視頻號分享種的綠植。一個月后,賬號粉絲超過一萬人。
尋找一個院壩,成了她內心的渴求。在朋友推介下,她前往西翥街道陡坡社區考察。這里距市區僅半小時車程,卻保留著原始的田園風光?;ɑń阍诖謇镛D了一圈,被一座種著蔬菜的院子吸引——院外是村民的菜園與花圃,陽光透過竹籬笆灑在青石板上,她心跳加速:“就是它了!”當天,她便與房東談好了價格。
耗時一個月
荒廢院子變“治愈系”花園
租下院子后,花花姐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如何將雜草叢生、墻皮脫落的荒廢院壩變成“夢中情院”?
“沒錢請設計師,就自己畫圖;沒錢買裝飾材料,就動手做?!彼c丈夫列出改造清單:翻新土墻、鋪設碎石小徑、搭建花架、制作手工藝品……夫妻倆白天搬磚、晚上刷漆,手指磨出血泡也樂此不疲。
最讓她驕傲的,是花園里的“手作區”:憨態可掬的蘑菇擺件,是他們用廢舊輪胎切割、上色做成的,擺在花叢中別有趣味;雨滴碗,將陶碗倒扣在樹枝上,碗底積滿雨水,陽光照射下像一串水晶;用村民廢棄的磚塊砌成土灶,周末邀請粉絲來烤紅薯、煮花茶。
“動手的過程特別解壓,粉絲也愛看?!被ɑń阏f,她將改造過程拍成短視頻,單條播放量過百萬。有粉絲留言:“看你們砌墻,我焦慮癥都好了?!被▓@的設計也暗藏巧思:羽衣甘藍專區,根據葉片顏色與形態,四季輪換種植;直播間就設在花園中央,背景是搖曳的花影,粉絲稱“看直播像在逛植物園”。
改造完成后,花花姐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對比圖:改造前是荒蕪院子,改造后是花園,配文“夢想照進現實”。這條朋友圈收獲了上千人點贊,其中一半是陌生人——他們通過短視頻認識了她,成了她的粉絲。
從“種花分享”
到“農旅融合”
花花姐的直播生涯,始于一次“意外”。
2024年4月,她將一盆羽衣甘藍的養護過程拍成視頻發在視頻號“癡花花憨菜菜”賬號上,沒想到播放量竟突破10萬。評論區有人問:“能買嗎?”她靈機一動:“不如直播賣花!”
第一次直播時,她緊張得手心冒汗,“這盆叫‘紅珊瑚’,葉片像火焰……”沒想到,當晚就賣出20盆,收入300多元?!氨乳_美容院還開心!”她說。
如今,她的直播已形成固定模式,直播間數據亮眼:粉絲從最初的幾百人漲到20萬人,旺季單日最高收入破萬元。
更讓她驚喜的是“粉絲經濟”的延伸:新疆、貴州、湖南等地的粉絲慕名而來,在小院里直播、拍照,甚至幫忙打理花園;她與周邊農家樂合作,推出“種花 農家菜”套餐,游客可體驗采摘、烹飪。
“有一名粉絲身患抑郁癥,沒想到在小院住了一周,精神狀態好了很多?!被ɑń阏f,女孩每天跟著她澆水、除草,離開時眼睛都是亮晶晶的。
一間小院
成西翥鄉村振興縮影
花花姐的“庭院經濟”,生動實踐了“旅居云南”政策所期望的“引得來、留得住、能發展、共富?!蹦繕?,成為西翥街道推動鄉村振興的創新縮影。
西翥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憑借便利交通和豐富的農文旅資源,西翥吸引了眾多省外旅居者。
在街道的支持和引導下,花花姐積極發揮示范作用,免費教村民種花、做手工藝品,還提供直播培訓。該負責人表示:“西翥正計劃打造‘旅居創業庭院經濟示范帶’,以花花姐的小院為核心,整合資源,輻射周邊村落,形成‘一院一品、一村一韻’的格局,讓更多旅居人才和本地村民共享‘旅居云南’和鄉村振興的發展紅利?!?/p>
每天清晨,花花姐都會在花園里巡查,修剪枝葉、回復粉絲留言;下午直播時,身后是搖曳的花影與遠處的青山;傍晚,她會與粉絲圍坐分享農家菜,聽他們講述從遠方帶來的故事。
“我想讓更多人看到西翥的美?!彼f,“這里不僅有我的花園,更有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被ɑń阏驹诨▍仓?,笑容燦爛。遠處,松鹿部落的游客驅車經過,炊煙從農家樂升起,一幅“農文旅融合”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