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唐克鎮和轄曼鎮交界處,黃河九曲第一灣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粼粼波光,如哈達、似飄帶,鋪展于廣袤無垠的綠色草原。
曲徑通幽 陳先林攝
黃河在四川流域孕育了若爾蓋濕地等生態寶地,其豐沛的水資源滋養著黃河干流,在黃河枯水期貢獻四成水量,豐水期亦有近三成。如今,黃河在這一帶的含沙量已從10年前每立方米1.4千克減至每立方米0.3千克,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濕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若爾蓋的清波細沙、生態和諧,映照出四川構筑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四川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綠色發展為底色,以改革創新為驅動,以產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護一江清水永續東流,譜寫生態文明美麗四川新篇章。
厚植綠色本底,繪制“增綠”畫卷
“變化大得很!”55歲的金曉宏是土生土長的宜賓人,對于家鄉的變化有著切身感受。他指著長江公園的親水步道說,以前,河邊都是亂石灘,垃圾成堆,我們都繞著走?,F在,我早上經常來這邊鍛煉,沿著江邊散步。環境好了,過來耍的人就多起來了。
金曉宏提到的長江公園,是宜賓市長江生態綜合治理的一部分,生態修復面積約1100畝,綠化建設面積約670畝,綠地率達到61%。如今,這里山川披綠、河湖向美,江邊廣場“長江起點”的石碑和對岸白塔山下印刻的“共抓大保護 不搞大開發”標語格外醒目。
回顧四川生態建設史,曾在多個領域打響重大生態工程的“發令槍”。1998年、1999年率先在全國實施天然林保護及退耕還林還草工程,20多年來,2.82億畝森林資源得到有效管護,近4000萬畝坡耕地轉化成森林。2016年,率先出臺首個省級國土綠化方案,啟動重點工程造林、長江廊道造林、森林城市建設等九大行動,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啟動3年來,全省累計完成營造林4069萬畝……
蒙頂山生態之美 巫少文攝
近年來,四川在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上持續發力,大力開展國家儲備林、防沙治沙、生物多樣性保護地修復、城鄉綠化美化、森林可持續經營等工作,高質量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出臺小微濕地建設規范,實施黃河上游若爾蓋草原濕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啟動四川省千歲古樹名木保護三年行動……
截至目前,全省林地面積3.81億畝,居全國首位,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資源分布超過全省面積70%。
“咔嚓!”在遂寧市涪江邊,第二次參加生態攝影大賽的鐘敏,用長焦鏡頭捕捉到一只江中游弋的水鳥。他未曾料到,鏡頭中的鳥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卷羽鵜鶘。這是四川首次監測到這一珍稀物種。
近年來,遂寧初步形成分級分類保護、多種形式互補的濕地保護模式,先后創建了國家級、省級濕地公園和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成為許多越冬候鳥的“打卡地”。
“多樣世界,生生不息,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棲息地?!彼拇ㄊ×植菥指本珠L王景弘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用心描繪“木里大森林”“紅原大草原”“若爾蓋大濕地”“蜀南大竹?!薄吧衿娲缶耪奔啊皣鴮毚笮茇垺薄暗境莵喍 薄斑_古冰川”“圣地黃龍”等“大美四川”生態畫卷,不斷夯實的綠色本底讓美麗四川的生態魅力進一步釋放。
增強改革創新,激發“促綠”動能
“我們村以往巡林得繞路20多公里,現在好了,經過科學劃分防火網格,一些邊邊角角的林子我們也能看住了?!痹诔啥际袞|部新區,隨著“林長制 微網實格”森林防火網格化管理體系的推行,護林員老楊的臉上綻放出欣慰的笑容。
科學的網格劃分,實現了網格定人、人員定責,森林防火任務落實到山頭地塊。
近年來,四川林長制改革深入推進,全省各地充分運用信息化、大數據手段,以創新智慧化網格治理機制作為重要技術支撐,以構建層次化聯動機制作為關鍵制度基礎,以植入顯現化激勵機制作為長效內生動力,實現林園資源等保護實時監控、網格巡護、智能分析、動態調度、閉環管控,推動“林長制”向“林長治”演變。
“沒想到我不用出門,就可以對林業客戶的林場狀態進行了解與監測,這簡直是日常工作的一大利器!”一位銀行客戶經理感嘆道。
近日,農業銀行四川省分行創新運用衛星遙感(RS)、地理信息(GIS)、全球定位(GNSS)等3S數字空間技術及三維建模手段,打造了同業首個三維智慧林場,為林業部門提供了精準的項目進度監控和客戶可視化展示,大幅減輕了貸后管理壓力。
農行四川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是國家儲備林項目大省,目前,該行已審批國家儲備林貸款項目18個,累計授信超126億元,實現投放近11億元。三維智慧林場是農業銀行在林業資產數字化管理方面的創新舉措,贏得了地方政府和客戶的高度認可,目前,已在四川省多個儲備林項目進行試點應用。
縱觀全省,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管理分局創新規劃“天空地”一體化建設實施方案,推廣應用綠色科技前沿技術,實現生態保護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成都市、廣元市探索建立集體林地地役權制度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巴中市率先推行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制度,推進全民所有森林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試點,加快國有林場轉型發展……
從科技賦能到政策制度創新,四川林草“改革激活、創新賦能”雙輪驅動發展戰略正生動地展現其活力與成效。
堅持綠色發展,譜寫“富綠”新篇
一年四季,在樂山市雙溪鎮蘭花村,郁郁蔥蔥的楨楠形成大片大片的綠,陽光點點透過樹縫,家禽肆意奔跑于林間,與林中的鳥語蟲鳴交織成一幅美麗和諧的畫面。
蘭花村楨楠產業基地采用土地入股模式,農民將土地折算成股份交由公司統一經營,由公司投入資金進行種植和管理。據不完全測算,采用土地入股的方式使農民的綜合收入高出單純土地出租收益10倍以上。
“除土地入股外,村民還會在楨楠林中種植與季節相應的農作物。楨楠林中也種植竹子,有利于發展林下經濟?!睒飞浇饦湓唇鸾z楠種植有限公司經理牟建軍介紹。
放眼四川各地,“點綠成金”的故事正在發生。近年來,四川依托綠水青山,在增加含“綠”量的同時,也同步提升含“金”量,推進森林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林業資源大省向林業經濟強省轉變。
2023年,全省林草產業總產值超過5200億元,竹漿造紙產量及銷售收入居全國第一位。
“四川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森林糧庫構想,省委、省政府系統部署建設‘天府森林糧庫’,著力充分挖掘林地潛力,發揮森林的特色和優勢?!彼拇ㄊ×植菥志珠L李天滿介紹。目前,四川已建立南江縣核桃、平武縣厚樸、攀枝花市仁和區板栗等首批“天府森林糧庫”示范建設項目11個,全省林糧產量超過1400萬噸,林下經濟經營面積超過2000萬畝。
在雅安寶興縣,“生態銀行”試點建設,開辟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新路徑。
2022年8月29日,四川首個縣級“生態產品價值轉換促進局”在雅安市寶興縣正式掛牌成立,通過生態銀行,將分散、零碎的林業資源規?;?、集約化整合,實行平臺化、專業化運營管理,林地使用權、經營權流轉讓農民獲益。此外,寶興還以固碳、降碳、減碳等行動為載體,推進林業碳匯開發目標,制定印發《寶興縣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試點工作方案》,成為全省第一個完成造林碳匯開發交易試點縣。
為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四川“碳”尋綠色新發展。省林草局制發了《四川省林草碳匯項目開發試點實施方案》,通過層層篩選,確定25個試點地區(單位)開展不同層級、不同資源類型的省級林草碳匯工作試點,已建立了12個固碳增匯示范樣板基地,開發了30個碳匯項目。
綠色發展釋放出的生態紅利,浸潤著蜀鄉大地每個角落。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建設美麗中國”有關要求,四川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從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到高水平打造全國“森林四庫”建設示范省,持續發揮林草行業生態文明建設主力軍作用,讓綠色成為新時代美麗四川最亮麗的底色。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