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行駛在張北草原天路,沿線植被茂密、綠意盎然,仿佛穿行在百里森林畫卷之中,讓人嘖嘖贊嘆。20世紀80年代以來,張家口市在草原天路沿線完成造林近10萬畝,并依托豐富的林草資源把游客引進來,如今年均接待游客約300萬人次,帶動10多萬村民增收致富。
張北草原天路是張家口市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取得實效的一個縮影。張家口市深入推進“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構筑環京津生態屏障,沙化土地面積連續四個監測周期實現縮減,在全省減幅最高,重度以上沙化土地基本消失,已由沙塵暴加強區轉變為阻滯區。根據第六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報告,張家口市沙化土地治理成效位列全省第一。
讓綠色成為底色
張家口市累計完成營造林1534萬畝
張家口市聚焦防沙治沙重點領域,高質量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國家重點項目,高標準推進基本草原優化調整,扎實開展森林、草原、濕地資源保護。截至目前,累計完成營造林1534萬畝,治理退化草原158.57萬畝。優選適地易成活樹種,結合立地、氣候、土質條件,堅持地域和選種相結合,建成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4個、國家級森林公園5處、省級森林公園16處、省級以上濕地公園16個。圍繞“一核、兩沿、三環、四帶”整體布局,打造形成沿冀蒙邊界防風阻沙防護林、沿壩水源涵養防護林、農田牧場防護林網、沿河沿路防護林、淺山丘陵水保經濟林以及深山區水源涵養防護林等為骨干的生態防護體系框架,防風固沙成效逐步突顯。
今年省下達張家口市防治沙任務68萬畝,其中造林41萬畝,草原治理15.5萬畝,小流域治理11.5萬畝。張家口市把防沙治沙工作同造林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以防沙治沙為主攻方向,積極申報“三北”工程建設項目,為順利完成“三北”六期規劃任務實現良好開端。
讓綠色成為責任
推進林(草)長制壓實治理責任
張北縣建立“林(草)長+法院院長+檢察長+警長”工作機制,“四長”聯動助力林草資源司法護航;涿鹿縣開創“林(草)長+院校+企業”發展模式,建立科研教學基地;陽原縣創新“企業林長制”,推進重點林區集中管理,在揣骨疃鎮建立了玉屏山萬畝荒山荒坡林苗一體化示范園區,林業企業形成產、供、銷一體化模式……
全市全面壓緊壓實各級林(草)長責任,通過召開總林(草)長會、簽發總林(草)長令、強化各級林(草)長巡林督導解決實際問題等措施推進林(草)長制工作。不斷拓展“林(草)長+”部門協作機制的深度和廣度,將協作部門職能優勢密切銜接,協調落實林(草)長制工作職責。建立了林(草)長制工作規范,不斷完善林(草)長制智慧平臺管理機制,制定了事件處理工作流程圖,規范平臺使用行為,進一步提高網格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召開總林(草)長會議29次,林(草)長制專題會議43次,簽發市總林(草)長令3個、縣總林(草)長令42個,各級林(草)長累計巡林16.6萬次,解決林草資源保護發展重難點問題68個。
讓綠色成為金色
打造綠色產業實現生態價值
赤城縣把“赤芍”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特色優勢產業來抓,以赤城縣綠色扶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龍頭帶動全縣種植,免費向種植戶提供苗木和種植技術,并簽訂供苗種植及回購協議,實現“有苗種、高產出、保銷路”的產業化目標。目前,全縣發展赤芍1萬畝,赤芍五年生產周期,每畝可產赤芍中藥材1500千克,每畝平均年收益1萬元,僅此一項全縣可增收1億元。
像“赤城赤芍”這樣在全市發展特色林業產業的還有很多。在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有關政策前提下,張家口市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林、花卉和林下經濟等特色林業產業,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堅持以提質增效為重點,促進核桃、仁用杏等傳統木本糧油產業提檔升級,穩步擴大酸棗、沙棘等新興產業規模??茖W利用林地資源,發展林藥、林菌、林產品采集加工等林下經濟,不斷豐富森林食品種類。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強花卉種質資源保護和新品種選育繁育,完善產業鏈上下游服務體系,促進產業提質增效。今年全市經濟林將新增和提質增效10萬畝、林下經濟新增2萬畝、種苗花卉新增和提質增效10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市林下經濟面積達到140萬畝。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