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全國林草動態 > 林草熱點聚焦 > 正文 站內導航
[]

十年,祖國北疆山河巨變 —十八大以來三北工程建設成就綜述

媒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  作者:安琪
專業號:關注森林資訊 2023/6/12 18:50:12

這是一項創造了綠色奇跡的工程,在祖國北疆構筑起一道綿延萬里的“綠色長城”。這是一項收獲了綠色希望的工程,億萬群眾在荒山黃沙中找尋到出路,獲得了財富。這就是中國的三北工程,被譽為“全球生態治理的成功典范”。

從“防護林體系”到“綠色生態屏障”

作為我國第一個啟動實施的重大生態工程,三北工程從1978年開始實施,至今已走過44個年頭。按照總體規劃,三北工程建設期限從1978年至2050年,分三個階段八期工程進行建設,是一項規劃近百年的跨世紀工程。

三北工程啟動之初,基于當時自然災害頻繁、生態環境亟待改善的狀況,將三北防護林體系定義為一項以營造林為主的林業工程,提出“在保護現有森林植被的基礎上,大力造林育林,建成防護林體系”的建設方針,主要建設任務是造林、森林經營和多種經營。

40多年來,三北工程始終以建成“防護林體系”為目標,保護著三北人民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三北地區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各級林業部門,組織帶領各族干部群眾,發揚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精神,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用心血和汗水在祖國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風沙、保持水土、護農促牧的“綠色長城”。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要求加快生態安全屏障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從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視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科學論斷,強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三北五期工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三北工程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按照東北華北平原農區、風沙區、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西北荒漠區四大分區的不同功能定位,突出重點、規模治理,在毛烏素、科爾沁、呼倫貝爾沙地和黃土高原等地建成了一批集中連片、規模宏大的綠色基地,鞏固和發展了祖國北疆綠色生態屏障。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三北局副局長張良介紹:“五期工程期間,工程建設更加注重自然修復,更加注重數量與質量并重,更加注重合理分區、精準施策。建設方式實現了由單純的營造林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轉變,建設方向實現了由防護林體系向綠色生態屏障轉變。”

防護林意味著防御和保護,反映了改革開放初期生態環境的嚴峻。屏障意味著保障與呵護,彰顯了新時代三北工程利國利民利長遠的新功能。從防護林體系到綠色生態屏障,不變的是綠色基調和出發時的初心,改變的是把握時代脈動和肩負的使命。

示范項目帶動工程高質量發展

10年來,三北工程先后啟動實施百萬畝防護林基地建設、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林業示范建設、精準治沙、退化林修復等重點項目,對轉變工程發展方式、推進工程規模治理、提高工程建設

成效發揮重要示范作用。針對工程建設四面出擊、零敲碎打、遍地開花的發展方式,三北工程先后啟動15個百萬畝防護林基地建設,截至2019年底,項目完成營造林1017.63萬畝。百萬畝防護林基地建設項目引領工程建設走上了基地化、規?;陌l展

道路,工程建設呈現出大項目帶動大發展的發展勢頭。

遼寧省依托科爾沁沙地南緣百萬畝基地建設,主攻困難立地荒山造林,在遼寧、內蒙古600公里省界筑起了一片片、一道道的綠色屏障,生態建設在遼西北實現了新突破。

針對三北地區防護林老化退化加重的趨勢,三北工程將退化林修復改造納入工程建設內容,并逐步覆蓋整個工程區。五期工程期間共完成退化林修復50.36萬公頃。三北工程退化林修復實施以來,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在技術標準、修復模式、管理制度、政策機制等方面積累了經驗,構建了模式,為加快工程區退化林修復提供了重要支撐。

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在楊樹局的引導帶動下,通過科學修復,在同朔地區形成了區域性結構合理、林分穩定的異齡復層混交林,扭轉了防護林退化的態勢,使退化林重新煥發了新的生命

力,保持了防護林體系旺盛的活力和發展態勢。

面對黃土高原坡陡溝深、地表破碎、地勢起伏不平的地理環境實況,2013年,三北工程啟動30個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林業示范項目,實施“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按流域、分山

系整體推進,規模治理。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林業示范項目5年完成治理流域254個,治理面積354.9萬畝。

陜西在實施好三北工程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林業示范項目的同時,啟動實施了一批地方重點項目,不斷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全省水土流失面積持續減少,入黃泥沙年均減少2.8億噸。

針對三北工程防沙治沙成果鞏固難、重點不突出的問題,2017年,三北工程30個精準治沙項目啟動,在過去防沙治沙任務的基礎上,推行“六精準”治沙模式,帶動防沙治沙工作逐步走上精細化、高質量發展軌道。截至2020年11月底,精準治沙重點縣共完成建設任務260.13萬畝。

甘肅省民勤縣針對流動沙丘區采取“草方格沙障+梭梭”的造林方式,假礫石灘地采取“穴狀整地積沙+落水栽植”的模式進行造林,推廣開展“低密度造林+人工種草”的治理模式,促進林草融合發展。

“據三北五期工程評估結果顯示,重點項目完成營造林面積占完成營造林總面積的42.04%,且營造林質量明顯好于一般造林,對推動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起到顯著的示范效果。”張良說。

十年奮斗三北大地山河巨變

2000年至2017年間,全球新增綠化面積中約1/4來自中國,三北工程為此作出了卓著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的10年間,工程區營造林以每年千萬畝的速度推進,國土綠化步伐顯著加快。據國家林草局統計,三北五期工程累計完成營造林保存面積527.12萬公頃,40多年累計完成營造林保存面積達3174.29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四期末的12.40%增加至五期末的13.84%。

河北省通過三北五期工程建設,工程區森林覆蓋率較工程啟動前提高了4.68個百分點,達24.79%,森林資源凈增量為22.12萬公頃。按照人工造林70%成林率測算,五期工程造林預期成林面積18.02萬公頃,森林凈增量貢獻度為81.5%。

張良說:“三北五期工程建設期間,黃土高原、毛烏素沙地、科爾沁沙地和呼倫貝爾沙地等重點區域生態治理進程明顯加快。累計前四期工程建設成效,工程區45%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積得到初步治理,45.59%以上的農田實現林網化,61%以上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控制。”

山西省通過三北五期工程建設,北部風沙區的防風固沙林、呂梁山中南部的水土保持林、汾河上游的水源涵養林、沿黃地區以紅棗核桃為主的經濟林、平原農區的農田防護林等五大區域性防護林工程已基本形成,在晉西地區建起了一道綠色屏障,使150萬畝農田得到有效庇護,400萬畝沙化土地和1000萬畝水土流失面積得到初步治理。

聚力發展特色林副產業,三北五期工程營造的經濟林保存面積約26萬公頃,年產干鮮果品約340萬噸,年總產值達40.8億元。經測算,五期工程完成的營造林每年所產生的生態效益總值可達964.55億元。

三北五期工程建設帶動新疆林果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2020年,新疆林果面積達1860萬畝(不含兵團,下同),產量達850萬噸,產值達550億元,基本形成了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伊犁河谷、天山北坡“一區三帶”林果優勢區。目前,新疆林果主產區的農民人均林果業收入占總收入近30%,若羌、溫宿等部分主產縣市高達60%以上。

三北工程也產生了廣泛的社會效益,全國森林資源第九次清查結果顯示,三北工程區人均森林面積為0.26公頃。在工程建設40多年歷程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涌現出一大批英模人物和綠色發展典型,鑄就了以“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為核心的“三北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三北工程建設取得的顯著成就,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對三北工程建設的關心關注和指路領航。10年來,三北地區廣大干部群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匯聚起了筑牢祖國北疆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美麗三北的磅礴力量。

“三北工程將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推動新時代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張良說。

內容來源: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

閱讀 1667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