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時報6月28日報道(記者 尚文博 通訊員 王旭東) 6月27日,2018世界竹藤大會迎來以“竹藤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為主題的第三場高端對話。國際竹藤組織董事會聯合主席、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2018世界竹藤大會組委會主席江澤慧作主旨發言。全球科學、技術和創新大會高級顧問Veerle vander Weerd博士主持。
江澤慧介紹,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發展竹藤科技,科研投入不斷加大,產業科技水平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成為世界竹藤產業的主要技術研發國。2017年,中國竹產業總產值達2359億元,竹藤產品出口貿易額19.6億美元,約占世界66%。竹藤產業已經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朝陽產業。與此同時,中國也面臨竹藤產業的科技基礎還相對薄弱、科技創新能力與產業發展規模不匹配、竹藤成果應用水平不高等挑戰。為應對這些挑戰,她提出三點倡議:一是建立國際科技創新聯盟,攻克竹藤重大科技難題;二是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推動竹藤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三是建立國際標準規范體系,保障竹藤產業可持續發展。
國際林業研究中心總干事Robert Nasi博士表示,當前的林業已經不再是一個保守的行業,而是隨著積極轉型,有了顛覆式創新。許多地區通過利用竹藤帶來效益,尤其是熱帶地區的一些國家,通過購買減排信用,利用林業碳匯可以很好地減少碳排放。中國竹子的培育與利用有悠久的歷史,在技術創新方面國際領先,同時在培育利用竹子方面始終擁有強有力的政府支持。各國應互相借鑒,發揮在轉型創新方面的潛力,讓森林、樹木等得到很好的管理,創造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未來。
來自于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的代表John Hardi介紹了他和家人所創辦的“綠色學校”,以及保護自然的理念和竹子制品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中國華大基因楊煥明院士、意大利Greenbone首席執行官Lorenzo Pradella博士、浙江鑫宙竹基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兼總經理葉柃、挪威Ecopole首席執行官Einar Haveland、荷蘭瓦格寧根大學Jan van Dam博士分別以《全球竹藤基因組圖譜》(GGABR)項目、《藤,修復骨折的一種工具》、《竹纖維纏繞技術在綠色采購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竹制電線桿》、《可持續創新竹產品的開發》為題,提供了竹藤技術創新的具體案例。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