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大連6月19日訊(記者曹偉)第八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今日在大連舉行。廣安市市長侯曉春做了題為《建設森林廣安,扮靚小平故里》的發言。 侯曉春表示,2009年,該市做出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決定,按照森林廣安筑幸福家園,小平故里品生態文化的理念,高起點編制規劃,多渠道籌措資金,大力實施城市森林、農村森林、水系森林、通道森林和種苗基地五大工程。目前正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級森林城市。
廣安市市長侯曉春。中國經濟網記者姚宇攝。
以下為嘉賓發言全文:
尊敬的程紅秘書長、各位專家、同志們!非常高興參加第八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我演講匯報的題目是“建設森林廣安、扮靚小平故里”。廣安市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故鄉。位于四川東部,毗鄰重慶市,幅員面積6344平方公里,總人口470萬,轄廣安區、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長期以來,我們積極響應小平同志植樹造林、綠化祖國、造福萬代的號召,大興植樹造林,優化生態環境,縱貫南北的華鎣山森林植被茂盛,流靜靜內的嘉陵江、渠江水清岸綠,植物基礎較好。
2009年,我們做出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決定,按照森林廣安筑幸福家園,小平故里品生態文化的理念,高起點編制規劃,多渠道籌措資金,大力實施城市森林、農村森林、水系森林、通道森林和種苗基地五大工程。全市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項指標都達到了國家級或者超過了國家級森林城市的標準要求,形成了城市森林化、道路林蔭化、水系生態化、農田林網化、鄉村林果化的城鄉綠化格局。已經擁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等名片,還獲得了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城市的殊榮。目前正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級森林城市。
城鄉環境的不斷優化,極大地聚集了人氣和商機,有利推動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在近三年森林城市建設過程中,我們的主要做法是:一,讓森林走進城市,打造宜居環境。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我們堅持以宜居、宜業、宜游為目標,注重城市綠化美化,致力打造森林進城、綠環繞城、綠帶穿城的城市景觀,積極構建布局合理、綠量適宜、生物多樣、景觀優美、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城市綠地系統,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展示小平故里形象。
占地560畝的思源廣場,依山面水而建,花草數目成景,青銅寶鼎巍然佇立,已經成為廣安標志性的城市森林廣場,在城市主要街道、思源大道,由企業出資興建了廣能廣場、華電廣場,途徑廣安城區,鄧小平故居、佛手山景區的11公里森林長廊,兩旁綠樹成蔭,四季鳥語花香,成為連接主城區、紀念園的景觀帶。
城市街道綠化做到常綠樹與落葉樹、花灌木與色葉樹合理搭配,數目與花壇巧妙結合,形成了思源大道、洪州大道、濱江大道等步步見綠、路路有景的城市街道。廣安主城區西溪河堤、岳池縣城區靈溪河堤、武勝縣城區嘉陵江畔等打造成為垂柳拂面的景區。城周、城中坡地山丘的綠化,堅持外在生態保護與內在文化特色共生共存,相繼建成神龍山、翠屏山等城市森林公園6個,面積達1000畝以上,出門染綠、舉目見綠的環境初步形成。
讓綠色灑遍鄉村,建設秀美家園。我們堅持把森林城市建設從城區向郊區、鄉村全面輻射和鋪開,全域推進創建森林城市工作。在鄉村綠化打造上,我們大力構建以大面積、山地生態景觀林、低山丘陵生態經濟林、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等片林斑塊為主體,以河流、道路貫通性森林景觀廊道為連接,以特色生態文化基地和人居森林為亮點的片、帶、網相結合的森林生態體系。
在山地大力營造生態林、風景林、經濟林,推進低產低效林改造,建設城郊森林,拓展城鄉群眾活動的森林環境。在江、河、渠、庫周邊,積極開展水系林帶建設,不斷提高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洪抗災、保護堤岸能力,改善市域內主要河流,水庫塘沿岸生態環境,初步形成多功能、原生態、近自然、親市民的水系森林生態系統。在境內高速公路、國省干道公路、鐵路兩側和交通接點實施防護綠帶、景觀林帶建設,力求做到道路沿線院落綠化與田園風光相結合,不斷豐富游人、乘客和駕駛員的視覺空間。
讓創森發揮作用。充分發揮經濟效益,大力發展林果產業,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2010年全市農民從林業上獲得的人均收入達379元。發展林業循環經濟,建成林下養殖、種植基地12個,發展慈竹為主的短周期工業原料林135萬畝。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積極培育生態休閑文化產業,農林家樂呈現方興未艾之勢。到2010年底,全市農林家樂數量已達到483家,其中星級農家樂45家,年接待能力達到127萬人。
充分發揮生態效益。隨著我市森林覆蓋率的提升,有效控制了城市大氣污染、熱島效應、粉塵污染、城鄉人居條件大大改善。通過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樹立了綠色生態理念,增強愛護環境、美化家園自覺性,有效提升全民文明素質。
讓文化融入綠化,彰顯魅力。生態建設中,我們注重綠化發展與地域文化的有機結合,走出了一條生態與文化共同發展之路。一是依托小平故居,建設全國義務植樹展覽園。鄧小平同志是我國全民義務植樹的創造者和身體力行者,為把人們對小平同志的崇敬之情轉化為支持小平家鄉建設的實際行動,我們發起并開展了“我為小平故里植果樹”行動,得到中央領導的大力支持,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到鄧小平故居植樹,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紀委、中組部、中宣部、中央黨校、全國綠委、國家林業局等系統和單位及部分省市區也參與了“我為小平故里植果樹”活動,營造了全國人大林、全國政協林、清風林、國防林、奧運冠軍林等主題園林一百個,建成834畝鄧小平紀念園500多萬株。鄧小平故居陳列館、鄧小平銅像廣場、鄧小平青少年時期主要活動場所掩映在綠樹叢中,郁郁蔥蔥、井然有序、自然親切、令人仰慕。
弘揚紅巖精神,建設華鎣山國家森林公園。華鎣山為弘揚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筑就的紅巖精神,積極打造國家森林公園,先后建成國家4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現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讓華鎣山游擊隊的戰斗成績在異山、奇峰、怪石、幽谷中生動再現,使雙槍老太婆的英雄事跡在春綠、夏蔭等四季變化中永不褪色。
結合龍舟文化,建設嘉陵江百里生態文化長廊。我們依托氣勢恢弘的秀觀湖和龍女湖及沿江河岸建成文化長廊,并借助優美的嘉陵風光,常年開展家家吃粽子、戶戶掛菖蒲的龍舟文化活動,實現地域節日文化與綠色生態文化的完美結合。
傳承農耕文明,建設岳池川東農家文化生態園。先秦以來,受獨特地理環境和移民遷移的影響,在廣安市岳池縣境內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我們圍繞南宋大詩人陸游旅居期間留下膾炙人口的岳池農家詩作,創建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以農家文化命名的農家文化主題公園。突出展示“農家農家樂復樂,不比市朝爭奪惡”的清幽恬靜的農家生活,打造出了庭院綠樹成蔭,四周翠竹掩映的農家環境,而且形成了旅游帶。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森林廣安建設是一個可持續的建設過程,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讓生態賦予文化,是我們不懈追求,我們將以參加這次中國城市森林論壇為新的起點,牢記小平同志一定要把廣安建設好的囑托,學習借鑒國內先進經驗,創新工作舉措,加快建設步伐,力爭早日把廣安建設成為國家的森林城市。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