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副市長陳萬春。中國經濟網記者姚宇攝。
以下為嘉賓發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朋友們!非常高興來到美麗的大連參加第八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與大家一起共話城市森林發展。借此機會,我謹代表中共瀘州市委、瀘州市人民政府向論壇的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多年來關心支持瀘州生態事業發展的各位領導、專家、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森林是孕育人類文明的搖籃,城市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城市森林使城市與森林和諧共存,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生態與經濟和諧共贏,是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潮流和方向。近年來,瀘州市按照立足四川,依托重慶的發展定位,在大力實施發展戰略中,全面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活動,城市森林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市幅員面積1.22萬平方公里,森林面積達895.5萬畝,森林覆蓋率為48.8%,城市建成區綠地率34.6%,綠化覆蓋率3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8.7平方米,轄區內公路、鐵路、水系綠化率均達98%以上,各項主要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森林城市標準。
一個以城區森林為中心,二十多條城市主干道為骨架,江河水系各省干道為動脈,二十多個城市公園和城市廣場、城郊風景林、經濟林、防護林為網絡,大片原始森林為屏障的點線面,環鄉結合的森林格局已基本形成今日的瀘州生態建設布局更趨合理,生態網絡更加健全,人與自然更加和諧,城市發展更具活力,生態文明建設之風勁拂“酒城”大地。得到了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和高度贊譽。
今年4月,我市創森工作在接受國家考核組檢查驗收時,獲得了四個高度贊賞的評價和肯定,即高度贊賞瀘州對創森工作的高度重視,高度贊賞瀘州對創森工作的正確認識,高度贊賞瀘州在創森工作中所采取的有效措施,高度贊賞瀘州在創森過程中所取得的明顯成效。
我們在多年來的探索和實踐中,始終堅持創森為民、創森靠民、創森惠民等理念,有以下的認識和體會。
一、堅持立足惠民,是我市創森工作的出發點。人與自然和諧統一,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所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載體和途徑。瀘州地處四川盆地的南緣,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生態建設的重要性。近年來通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我市經濟取得了跨越發展,地區生產總值連續幾年都保持了15%以上的高速增長。其余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都位列四川省前列。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和環境的壓力日益加大,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更加迫切,為滿足日益自己的民生需求,我市于2008年正式啟動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這項工作。三年多來,無論是在規劃上,還是在積極實踐中,我們都堅持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始終,將發展城市森林與滿足民生需求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在規劃上依靠瀘州獨特地理條件和豐富歷史文化,邀請了各位知名專家精心編制了《瀘州市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按照一城、三帶、三區、多點的規劃布局,以山為脊、水為脈、文為韻,著力打造山水田園林城,為人民群眾創造更佳的生態環境。
二、在具體實踐中始終堅持把群眾贊成不贊成,支持不支持,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我們工作得失的標準,因地制宜搞創建,實事求是搞創建,堅決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在建設中盡量保留原有植被,在舊城改造中按需補綠,避免貪大求全,大拆大遷,保證城市森林建設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雙贏。在樹種選擇上,盡量選擇香樟、桂花、銀杏等。在產業建設上,大力發展特色雙果林,既讓老百姓在發展綠色經濟中實現收入增長,又能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新鮮的空氣,看得到賞心悅目的花草樹木,從而實現城市與森林和諧共存,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堅持依靠全民是我市創新工作的出發點。我們十分注重發揮創建主體主觀能動作用,舉全市之力,聚萬眾之心做好創建工作。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畫冊、科普教育、攝影大賽、農村數字電影等各種宣傳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宣傳創森工作,做到廣播電視有聲音、報刊網絡有文章、社會宣傳有活動,在全社會樹立起良好的綠色文明新風,形成了濃厚的創森氛圍。市民創森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均達90%以上。廣大人民愛綠的意識明顯增強,自覺投身文化事業,積極支持創森工作。
三是群策群力抓創建。我們通過用好財政資金、整合項目資金、打捆部門資金、吸納社會資金的方式,形成了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投融資格局,有效保證了城鄉生態走廊、水系林、綠色模范鄉村、農業產業、森林文化等十大重點工程。每年以40萬畝的樹木推進綠化,累計治理水土面積1300平方公里,有效改善的全市生態環境。主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30多天,水環境質量達到三類以上水質標準,水質達標率為百分之百。林業對社會經濟的貢獻率顯著提高,全市林業總產值突破60億元大關,農民人均從林業獲得的純收入800多元,最高可達三萬元。
富綠興民。對城市中人群活動較頻繁的地方增設了樹木名牌,增加市民的知識,起到了科普教育的作用。公園開放、風貌整治等系列活動,見縫插綠、見縫補綠、拆墻透綠、垂直掛綠、生態增綠,有利拓展了城市綠地空間,實現綠色資源共享。一大批單位、公園和綠地圍墻相繼打開,昔日被高墻包圍紅花綠葉,如今成為市民共賞的綠色景觀,成為廣大市民休閑、納涼、健身的理想場所。
四是提升文化。瀘州生產美酒,以酒城著稱于世。在城市森林景觀打造中,我們始終將紅酒文化、長江文化、民俗文化融為一體,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歷史文脈和現代特征和諧共存的城市生態空間。既讓全社會充分享受到生態文明成果,又充分展示了開放寬松的城市心態,有利提升了城市容納力、吸附力和輻射力,老百姓幸福感明顯增強。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創森工作讓廣大“酒城”人民贏得了綠色收益,享受到了綠色生活,如今在“酒城”瀘州,榮獲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范例稱號和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的公園等,一道道亮麗的森林景觀把城市裝扮的婀娜多姿。隨著生態的發展,環境的改善,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了歷史的快車道,全國營造先進單位全省建設長江上游先進屏障先進集體,四川省天然林資源保護和退耕換林工程建設先進集體,連續兩年被四川省政府、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一等獎,一塊塊沉甸甸的獎牌,凝聚著瀘州人生態建設的艱辛,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幸福工程,老百姓的稱贊,透露著廣大市民的滿足。瀘州正一步步跨進全國生態宜居城市的行列。
朋友們,打造森林城市,共筑生態園林是我們的心愿,我們將以參加本次論壇為新契機,新起點,認真學習各位專家和兄弟城市的先進理念和做法,努力把瀘州建設成為投資環境優越的城市,舒適休閑的宜居城市,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生態城市,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的文化城市,讓“酒城”瀘州空氣更新鮮,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謝謝大家。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