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基礎的重要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林草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持續推行“1+N”工作機制,著力創建“講政治、守紀律、負責任、有效率”模范機關,鞏固成果、持續用力,埋頭苦干、狠抓落實,為建設美麗中國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塞罕壩攻堅造林成效顯著(王龍 攝)
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是首要政治任務
黨的二十大繪就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吹響了百年大黨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開啟了中華民族復興圖強的新篇章,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里程碑意義。二十大報告作出了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戰略安排。
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報告在“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部分專門作出系統部署。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特別強調要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和碳匯能力。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茖W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來物種侵害。健全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
上述內容既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豐富發展的創新成果,也是新時代賦予林草人的新使命新任務,需要對標對表、狠抓落實,需要保持定力、持續用力。林草系統要矢志不渝夯實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之本,著眼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用心用力保護好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提升林草濕沙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為子孫后代留下珍貴的自然資產;要千方百計增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福祉,努力做大做強森林“四庫”,充分發揮林草的多功能多效益,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打造更加優美舒適的幸福家園;要守正創新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制度體系,堅持破立并舉、系統集成,建立健全林草政策體系、法治體系、制度體系,不斷提升林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要接力奮斗傳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林草精神,要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右玉精神、八步沙精神,用榜樣感染人、以先進激勵人,為推動新征程林草工作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大動力。
大興安嶺九曲十八灣國際重要濕地(大興安嶺集團圖強林業局供圖)
充分發揮林長制的引領作用推動林草工作高質量發展
林長制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交給我們的一把“利劍”,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是實現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兩年多來,林長制組織體系全面建立,各級林長應設盡設,初步形成了“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的大好局面。
去年,全國如期全面建立林長制,形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組織體系,全國各級林長近120萬名,初步構建起黨委領導、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長效機制。安徽、江西兩省率先頒布省級林長制條例。林長制督查考核列入了中央和國家機關督查檢查考核計劃。新的一年,我們要堅持以林長制為統領,加強草原森林濕地保護監管,堅決守住生態安全邊界。一是認真落實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方案,鞏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成果,推進天然林和公益林并軌管理。二是加大退化草原修復力度,抓好基本草原保護、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草原制度實施。三是加強濕地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實施全國濕地保護規劃和濕地保護重大工程,把更多重要濕地納入自然保護地管理。四是持續開展年度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加大感知系統應用力度,盡快形成全國“一張圖”。
四川紅原草原(紅原縣人民政府供圖)
加快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
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既是“國之大者”,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交給林草系統的光榮任務,責任重大。國家林草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的《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科學布局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總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占陸域國土面積10.3%,將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保護了8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了眾多大尺度的生態廊道以及國際候鳥遷飛、鯨豚類洄游、獸類跨境遷徙的關鍵區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國家林草局(國家公園管理局)《關于推進國家公園建設若干財政政策的意見》,明確5個重點支持方向和政策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了國家公園建設重點項目庫,國家投入明顯增加。我們要以組織實施《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為抓手,在國家公園立法、執法體系、投入機制、管理體制、歷史遺留問題等關鍵環節下功夫,推動國家公園在職能分工、管理程序等方面走向規范化、法治化、有序化,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名片,給子孫后代留下珍貴的自然資產。
在推進國家公園體系建設中,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進第一批國家公園建設,協調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協調有關部門推進機構設立,加強國家公園監督管理,健全國家公園年度考評機制;嚴格審核第一批國家公園總體規劃,真正發揮規劃的管控功能和指導作用。二是一體推進監測、科研和宣教三大平臺建設,構建國家公園“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高水平建設大熊貓、東北虎豹、亞洲象、海南長臂猿等旗艦物種保護研究中心,形成以國家公園研究院為核心的研究體系,打造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品牌。三是按照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的原則,扎實推進國家公園設立。四是推動出臺國家公園法,指導制定國家公園地方性法規,加快構建“一法、兩條例、一辦法”的法律法規體系,探索國家公園管理機構統一執法體制及聯合執法、委托執法等模式。
我國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直接涉及28個省份,全社會將共同參與國家公園建設,56個民族共繪國家公園這一美麗畫卷,通過特許經營、志愿服務、生態管護公益崗位等形式吸納原住居民、社會公眾,直接加入到國家公園的保護建設管理中,共享國家公園帶來的生態福祉。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張哲 攝)
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
國土綠化是“國之大者”,是林草系統的基本職責??茖W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是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我們需要認真思考、準確把握,拿出新舉措、新招法。去年,全國完成國土綠化任務1億畝,造林綠化任務首次實現帶位置上報、帶圖斑下達,精細化管理水平持續提升。新一年國土綠化工作首先要做到講科學,就是要堅持數量質量、增量存量并重,擴大增量要注重科學布局、適地適樹;盤活存量要注重調整樹種組成、年齡和空間結構、優化林分質量。就是要狠抓落地上圖管理,堅持帶位置上報、帶圖斑下達,實現造林種草、防沙治沙等任務落地上圖全覆蓋,并加強后續監測評價。就是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因地制宜分區施策,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濕則濕、宜沙則沙。就是要狠抓資金項目管理,實行“調結構、提標準、帶明細、抓上圖”精細化管理。就是要加強森林可持續經營,以國有林場等為重點開展試點,帶動各地提升森林質量和碳匯能力。其次要做到有規模,就是要壓實各級責任,咬定青山不放松,目標就是每年1億畝、林草各一半、新造林不低于2000萬畝。要合理確定國土綠化空間規模,新增綠化空間力爭不低于2億畝。我們將制定實施《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對“十四五”后三年的國土綠化任務作出科學安排,以科學理念科學方法為統領,推動林草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新征程,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我們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埋頭苦干,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續寫替山河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的林草新篇章。
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