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河區爭當全市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盛夏時節,萬物并秀,美麗寧河生機勃勃。
作為生態保護重點區、農業生產大區、先進制造業騰飛區的寧河區,全區上下認真學習貫徹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把黨代會精神落到實處。全面搞好七里海濕地修復保護,實施以“一海(小七里海濕地)、一河(薊運河旅游帶)、一島(建設麒麟島)、一林(綠屏項目)、一稻(巨型稻)”為代表的生態價值轉化試點工程,提速“一鋼一紙”等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步伐,建設京津、津冀兩個示范區,變“飛地”為“寶地”,堅持生態立區, 打造幸福之城。
生態立區推動綠色發展
打造“兩山”理念轉化樣板區
高溫酷暑,但寧河區七里海濕地修復保護工作一天也沒耽誤,疏浚葦田溝渠、監測水質、栽種綠色植被,干得熱火朝天。一支由30多人組成的巡護隊,全方位保護留鳥……
生態是立區之本,更是發展之要。
近年來,寧河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八進”七里海濕地的指示要求,堅持“留白留綠留璞”,全力推進七里海濕地修復保護“十大工程”。目前,已完成核心區七項工程,其余三項正加緊有序推進。
七里海管委會主任徐波說:“最近5年來,經過修復保護,七里海濕地‘京津綠肺’生態功能明顯提升,鳥類增加至258種,數量達50余萬只,水質明顯改善,野生植物增加至160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寧河區的“生態路”不僅改善了環境,也讓附近村民們端上了致富的“綠飯碗”。
俵口鎮興家坨村民李良元高興地說:“通過實施退耕還濕、退漁還濕好政策,我們都把土地流轉了出去,得到了一筆穩定的流轉費,再加上一份打工錢,家庭收入大幅增加,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目前,寧河區正在積極規劃興建七里海濕地“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小七里海”,把生態效能轉化為經濟效能。
區發改委主任焦健介紹,該項目選址在七里海濕地保護區以外、緊鄰保護區的區域,打造一個微縮版“七里海”??傮w布局為“一核、兩線、多區”。一核”即“小七里海濕地公園”,“兩線”即水、陸兩條旅游線路,“多區”即建成生態觀光、特色小鎮、現代農業、酒店民宿、會展交流、科普教育、綜合購物等板塊。
興建“小七里海”,寧河區點綠成“金”。
“制造強區”推動創新發展
打造現代產業聚集區
2020年11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制造業立市”的戰略部署。寧河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走好制造強區路徑,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項目、強載體、優服務,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轉型,新型產業加速聚集,跑出了寧河推動制造業的“加速度”。
在位于大北澗沽鎮的“阿洛德”采暖設備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安裝、焊接、噴漆,一片繁忙景象。
這家看似普通的企業,卻擁有創新專利40余項,還研發出了適合南方地區家庭安裝的暖氣散熱片,訂單已排到年底。
近年來,寧河區緊緊圍繞鋼鐵、造紙、裝備制造等“老字號”產業,著力推動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助推傳統產業賦能升級。
走進天津昌昊實業有限公司,先進生產工藝和產品讓人驚喜連連。
生產技術部主管程再明介紹,傳統鑄造加工,科技含量低,缺乏競爭力。最近幾年來,他們把智能化技術應用到生產現場,高效完成數字化轉型,成為智能化鑄造工廠,產品質量飛速提升,已廣泛用于高鐵、風力發電等國家重點發展領域。
做好新動能引育,全面搞好招商引資。
今年以來,寧河區累計簽約項目近30個,涵蓋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農業技術等領域,計劃投資近80億元,呈現出質量明顯提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的良好態勢。
“我們正在以天津未來科技城為載體,以一汽大眾華北基地、民航大學寧河校區為戰略支點,打造千億規模產城融合示范園區,不斷做大做強汽車零部件、航空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焦健說。
“鄉村興區”推動協調發展
打造富饒鄉村魅力區
眼下,寧河區東棘坨鎮東白莊村栽種的“巨型稻”秧苗已超1米高,成為“網紅”稻,參觀者絡繹不絕。這是袁隆平院士團隊選育出的良種首次在京津冀地區試種,“禾下乘涼夢”將在寧河變成現實。
作為傳統農業生產大區,寧河擁有全市首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該區始終把鄉村振興作為發展的重中之重、第一要務,著力做優“東菜、西糧、南水、北牧”四大板塊,走好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之路。
岳龍鎮地處寧河區北部,黑色黏土透水性好,特別適合辣椒生長,年種植面積近4000畝,深加工占了三分之二,年產值近3億元。位于該鎮的岳川食品加工廠,用當地辣椒生產優質特色辣椒醬,年產量達到1.5萬噸,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產業致富路。
為振興民族種業,寧河區大力發展種稻、種蟹、種魚、種豬、種苗五大優勢種業,全面加快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其中,區政府組建了七里海河蟹產業公司,增殖放流2.4億尾河蟹苗,推動七里海河蟹資源加快恢復;大力開展小站稻生產,種植面積達到28萬畝,稻蟹混養面積占全市比重近50%。
區農業農村委主任董元剛介紹,寧河區還將組建寧河大米、寧河豬肉等行業公司,引入加工配套企業,建設線上直營店、打造“寧河味道”“寧河農品”等拳頭品牌,讓寧河美食進入千家萬戶。
自今年5月份啟動以來,寧河區“重走方舟路”持續火爆,游客不斷。這個以于方舟烈士故居為核心打造的紅色旅游項目,已被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寧河區堅持走好農文旅業態融合化道路,用文化、康養、旅游等多種業態豐富鄉村產業發展格局,積極推進全域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
區文旅、農業等部門幫助岳秀莊、楊泗莊、木頭窩村積極打造文旅體驗點位,挖掘鄉村歷史文化,亮點頻閃。吃農家飯、住傳統農屋、參觀村史館等,游客們樂而忘返……
董元剛說,隨著市域(郊)鐵路獲批即將建設,寧河區交通等開發開放條件會更好,周末市民們到寧河住民宿、品“農味兒”將更加方便。
“惠民福區”推動共享發展
打造人民受益幸福區
在板橋鎮大麥沽村的幸福大院廚房,一大早,食堂師傅就開始準備當天的午飯了,確保老人們準點吃上“營養餐”、喝上“暖心湯”。老人們在幸福大院還能享受到休閑娛樂多種服務。“我在這里能看書、看電影、聊天、下棋,晚年生活很幸福。”78歲的村民李凌芳說。
寧河區始終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系,深入實施“幸福倍增計劃”,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讓老百姓多受益、真得利。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寧河區千方百計增加群眾就業崗位,截至目前,累計開展“春風行動”等活動20場,參加企業536家次,開發就業崗位1.2萬個。
7月1日上午,寧河區市民中心正式啟用,設有區政務服務中心、區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公安寧河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廳、公安寧河分局人口服務管理中心等,一站式服務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受到好評。
寧河區相關部門介紹,該區今年20項民心工程正在加速推進,“一老一小”更有依靠,農村飲水水質更加潔凈,百姓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寧河區始終把“人才戰略”作為發展第一要務,積極為企業引進優秀人才,助推企業加快發展。來自廣東省佛山市的馮天威,通過人才引進政策入職天津蘆臺春釀造有限公司,已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業務骨干。公司總經理李繼齊說:“作為一家傳統釀酒企業,區政府幫助我們引進優秀人才,幫助特別大,效果特別好。”
七里海濕地鳥兒翔集,小站稻拔節孕穗,工業園區研發新品,“重走方舟路”上紅旗飄揚……寧河全區上下凝心聚力,綠色高質量發展航程上正奮楫揚帆。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為新五區明確了發展成為轉型升級示范區、產業發展協同區、生態涵養功能區的全新定位。作為新五區之一,寧河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把‘寧河三問’思想大討論中激發出的熱情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動力,錨定‘一海(七里海濕地)一城(未來科技城)、兩區(主城品質提升區、“飛地”協同發展示范區)兩帶(薊運河流域、潮白新河流域鄉村振興發展帶)’發展方向,堅定不移走好生態立區、制造強區、鄉村興區、惠民福區之路,爭當全市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奮力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寧河建設新局面。”寧河區委書記白鳳祥表示。
天津日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