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10月27日,生態環境部命名全國104個地區為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53個地區為第七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其中,寧河區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命名。
10月28日,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濟南年會開幕。大會宣布授予寧河區第七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至此,藍綠交織、水城共融、自然和諧的生態寧河樣板,由一域走向全國。
寧河區地處京津唐城市群幾何中心,是天津市“871”重大生態工程主陣地,重要的生態涵養區,境內濕地、林地、河流等生態資源豐富,是維系天津市乃至京津冀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素有“京津綠肺”“天然氧吧”之稱的七里海濕地是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要組成。
高標準實施重大生態工程 綠色底蘊日益深厚
近年來,寧河區堅持“生態立區”,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通過高標準實施重大生態工程、高強度推進污染防治攻堅、高質量優化調整結構布局、高站位踐行“兩山”理念等重大舉措,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按照天津市濕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體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批準的《七里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2017-2025年)》,寧河累計投資140多億元,實施了水源調蓄、葦海修復、鳥類保護、生物鏈恢復等七里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十大工程”,發布實施了全國首個濕地生態檢測指標體系。與2017年相比,濕地生境質量指數上升2.74,鳥類從10年前的182種增加到258種,數量由每年20-30萬只增加到40-50萬只,東方白鸛等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成為???,為全國濕地保護修復提供了“寧河經驗”。同時,大力實施雙城間綠色生態屏障建設,栽植地被及蘆葦103萬平方米、喬灌木17萬株,綠色底蘊日益深厚。
高強度推進污染防治攻堅 環境質量顯著提升
寧河持續深化工業源、移動源、揚塵、面源污染治理,與2020年相比,PM2.5污染物年均濃度由53μg/m3降至35μg/m3,成為全市第二個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區,優良天數比例73.2%,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排名全市前三。通過控源、治污、擴容、嚴管“四措”治水,2022年,所有考核斷面全部達標,水環境質量綜合排名全市前三,劣V類水體全部清零,黑臭水體全面消除,環境質量顯著提升。
高質量優化調整結構布局 “雙碳”工作有序推進
近年來,寧河“雙碳”工作有序推進,產業結構、交通運輸、農業發展更加綠色低碳。陸續撤銷整合園區23個、整治“散亂污”企業1144家、建成綠色工廠6家,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業態規模持續擴大;35噸/時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淘汰,完成北疆電廠引熱工程,“煤改清潔能源”約11萬戶;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化肥、農藥有效利用率、施用強度遠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建成種養循環示范場20家,獲批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1個。
高站位踐行“兩山”理念 “兩山”轉化初見成效
以“兩山”理念為根基,寧河建成全市首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0.9萬畝稻漁混養、8萬畝林下經濟全面鋪開。目前,寧河有市級知名農產品品牌19個,“津農精品”品牌18個,農特產品40余種,建成25個市級休閑農業示范點位,2個AAA級景區、2個市級特色文化旅游村,文旅項目簽約額突破百億元,年接待游客116.3萬人次,營業收入1.35億元,帶動農民就業5597戶。
津云新聞記者 劉暢 通訊員 吳崢
編輯:劉穎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