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川縣讓古樹名木“日有所護老有所養”
近日,賓川縣對位于雞足山風景名勝區內的10棵一級古樹名木實施了搶救復壯工作,現已完成松土110平方米、清除修剪枯枝10株、修補樹洞6個、補充有機肥1噸和復合肥90公斤、掛營養液25袋、安裝圍欄8個,病蟲害防治全面完成。
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是有生命的文物,更是云滇大地悠久歷史的見證。賓川縣現共有古樹545株,其中,單株古樹150株,古樹群17個395株,涉及21類樹種。古樹名木經歷了上百年的風霜,因生理機能降低,其水分、養分的吸收能力以及再生能力逐漸降低,加之干旱、雨水、蟲害、樹齡增長等原因,古樹名木會出現樹洞、枯黃、生長緩慢等現象,賓川縣結合林長制工作,促進古樹名木健康生長,推行“百名林長聯系百棵古樹”制度,抓緊抓實日常養護工作,讓古樹名木“日有所護,老有所養”。
一是在全縣推行“百名林長聯系百棵古樹”工作,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開展古樹名木保護。成立了賓川縣林業和草原局古樹名木復壯管理工作組,負責處理古樹名木復壯工作的日常事務,定期開展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
二是明確組織架構,建立責任到人的保護網格。落實“縣、鄉鎮、村(社區)三級林長”聯系,各級林長負責督查指導各片區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管護責任單位和管護責任人牽頭做好日常守護、定期監測、安全管理和保護資料采集等工作。
三是細化工作職責,量化工作內容。按照“一樹一策、一樹一冊”保護理念,做到“一樹一檔、一樹一牌”,每棵古樹都有屬于自己的身份證,完善古樹名木生長位置、樹種、胸徑等數據以及年度檔案,確??伤菘刹?。并加大信息公開力度,促進各級林長履職盡責,接受社會監督。
四是定期修補樹洞、干枝修剪、打藥、中耕松土、施肥或葉面噴肥,對枯死枝葉、病死樹枝及樹下病蟲害等進行清除等日常養護復壯工作,并設置地面上支撐、加固、拉纖、圍欄等科學撫育管理工作。
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搶救和復壯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重要內容,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體現,是樹立和堅持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具體實踐,對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王麗環、張海富
評論:
評論
提交評論
E-file3
評論:
評論
提交評論
E-file3
評論:
評論
評論:
評論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