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31日至11月26日由中國林業報社、林業部“長防辦”、林業部公安局聯合發起,首都八家新聞單位參加的“長防林”建設萬里行新聞采訪活動 ,從武漢啟動。該活動溯長江而上到重慶結束。參加第一期活動的記者有中國林業報副總編輯李樹明、記者楊丹、張連友、李惠均,中國環境報高光德主任、鄧佳、劉欣(女)、劉小軍(女),人民日報王忠家及中央廣播電臺和科技日報記者。采訪組本身由兩臺越野車組成,一輛是楊丹從當時很著名的越野車企業儀征汽車公司化緣來的,一輛是中國環境報的切諾基。我奉命全程陪同采訪組,并協調各地長防辦對采訪組的后援工作??傂谐坛^8000里。
活動開始和結束時,張連友分別發了《首都八家新聞單位記者采訪長防林建設工程》和《風雨兼程八千里 愛我長江一片心 長防林工程首期采訪結束》的報道。在湖北重慶?。ㄊ校┝謽I廳(局)“長防辦”及有關市縣“長防辦”的大力支持下,記者們陸續發回了不少稿件,采訪過程沒有任何安全事故。但事后還是有點后怕。因為楊丹他們幾個駕齡不長,都是第一次在三峽的崇山峻嶺里開車,尤其有時還要走黑漆漆的夜路,可把我這個全陪緊張到連暈車的毛病都徹底治好了。
張連友和我在林場堆木上計算跑了幾個縣
十多年后,我在濕地辦組織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綠色時報等單位記者開展了一次沿海濕地保護萬里行活動。濕地萬里行采訪中,我只邀請文字記者參加。原因就是基于在陪同長防林采訪時發現,文字記者與攝影記者由于關注對象、采訪方式和手段大不相同,在一起活動時不好協調容易產生矛盾。
附:張連友兩份報道
(一)《中國林業報》1992年11月3日
由中國林業報社等單位聯合發起
首都八家新聞單位記者采訪長防林建設工程
本報訊 記者 張連友報道隨著長江沿江地區開放步伐的加快和三峽工程準備工作的加緊進行,長江流域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成為人們的一大關注焦點。最近,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對長防工程建設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設進度,保證三峽工程的順利上馬。工程區干部群眾在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在長江流域掀起了造林綠化開發荒山發展林業的熱潮。
為了推動長防林工程的進一步開展,發揮林業在長江經濟發展中的綠色屏障作用,保證三峽工程順利上馬,更好地發揮效能,中國林業報、中國環境報等首都八家新聞單位的記者開始對正在建設中的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工程進行考察采訪報道。這次采訪活動由中國林業報社、林業部“長防辦”、林業部公安局聯合發起,首批記者已于10月31日從北京出發。
林業部部長高德占、部黨組成員、造林司司長祝光耀等于10月30日在京看望了即將出發的首批采訪記者。
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的長江流域,工業和農業總產值分別占全國的40%和34%。內河航運里程和年貨運量分別是全國的70%和78%。沿這條“黃金水道”而形成的“長江經濟走廊”,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由于長期以來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人為破壞,這一流域森林植被大幅度減少,造成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因此而帶來的土地沙化石化、地力下降、湖泊水庫淤積、航運里程縮短等狀況和洪水、旱災、泥石流等災害,成為這一地區工農業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
經國家計委批準,林業部于1989年決定建設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工程。計劃到本世紀末完成第一期工程,使治理區有林地面積增加一倍,森林覆蓋率提高20%,在長江流域形成一個巨大的綠色生態屏障,達到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減少自然災害的目的。工程開展近4年來,經過建設區域9省200個縣廣大人民群眾的艱苦奮斗,共完成造林4000多萬畝,一些地區初步顯示出明顯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從1992年開始長防林建設進入加快實施,全線總體推進的新階段。據統計,到目前為止,今年整個工程已造林1400萬畝,是長防林工程開展以來造林最多的一年,以消滅荒山為主要內容的長防林“達標競賽”活動也從今年開始在200個工程縣中開展,今年將有60個工程縣消滅宜林荒山。
江蘇儀征汽車廠對這項活動給予了大力支持。
(二)《中國林業報》1992年12月4日
風雨兼程八千里 愛我長江一片心
長防林工程首期采訪結束
本報訊 記者 張連友報道 為期27天的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工程首期采訪活動于11月26日結束。26日下午,重慶市副市長王正德代表重慶市委市政府為參加首期采訪的11位記者和工作人員送行。
從10月31日到11月26日,從北京到武漢再到重慶,參加采訪活動的11位同志,風雨無阻,日夜兼程,對正在建設的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工程進行了深入的采訪。截至26日,兩部采訪車的計程器都跳過4000公里的數字。
在湖北省、四川省和重慶市,記者們先后采訪的縣市有:湖北省谷城縣、遠安縣、宜昌縣、宜昌市、興山縣、秭歸縣、巴東縣、建始縣,四川省奉節縣、梁平縣、長壽縣、大足縣、永川市等,采訪中,記者們既看到了長江兩岸童山濯濯、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惡化的景象,也看到了4年長防林工程建設,在大江兩岸植下的成片的新綠,更為廣大農民大搞長防林工程秋冬整地的場面所感動。長防林――這項舉世矚目的生態工程以它的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給記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期采訪結束后,各有關新聞單位還將陸續發表記者們采寫拍攝的新聞報道。
長防林采訪活動計劃于明年上半年開始第二期采訪。
相關文章和報告目錄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