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媒體見面會現場?!№n帥南 攝
(生物多樣性大會)專家:中國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經驗值得全球推廣
“中國各個縣市在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過程中,在生態治理、生態經濟和生態文化等方面,探索出了很多經驗和模式。這些經驗和模式不僅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向全球推廣。”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曾賢剛14日如是表示。
10月14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生態文明論壇在云南昆明舉行。圖為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理念到實踐”主題論壇致辭。 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當日,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生態文明論壇舉辦期間,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為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進行命名表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落地見效。其中,100個地區命名為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49個地區命名為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生態環境部生態司綜合處處長蔡蕾在隨后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介紹,中國從1995年就已經開始推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相關工作。生態環境部圍繞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生態文化等6大領域,設置了近40項指標。蔡蕾表示,各縣市創建示范區的過程,推動了當地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轉型、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曾賢剛認為,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重要性在于,各地在創建示范區的過程中進行了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徑探索,促進了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同時也實現了相關政策的落地。
隨后,參與了當日頒獎授牌的武夷山市市長謝啟龍、桐城市常務副市長桂穩成、根河市委書記王成石,分別分享了當地在生態環境保護、環境修復、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的經驗。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