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8日至9月19日,由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寧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主辦,蘭州大學和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協辦的“祁連山國家公園植被生態與水資源效應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共建協議簽署暨建站研討會”在張掖順利召開。西寧中心主任董福辰、蘭州大學教授趙傳燕、祁連山管護中心副主任朱高紅、紀委書記白振清、副主任王學福及相關科研人員參加會議。
董福辰在致辭中指出,西寧中心自2018年轉制后,積極開展業務拓展與轉型,立足青藏高原,突出三江源、祁連山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將自然資源綜合調查監測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支撐調查作為核心業務,主動對接地方政府和科研院所,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目標,全力支撐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與自然資源管理工作。此次召開祁連山國家公園植被生態與水資源效應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共建協議簽署暨建站研討會議,是面向國家安全生態屏障,聚集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交流自然資源綜合調查、監測、觀測成果,研討共建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托寺大隆站聯合申報“祁連山國家公園植被生態與水資源效應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并建設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科學觀測、科學研究、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信息共享平臺,努力建設成服務于自然資源領域、面向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具有學科代表性和學術影響力的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朱高紅介紹說,自2011年以來,祁連山管護中心在寺大隆自然保護站向陽臺林區、哈溪自然保護站廟兒溝林區和祁豐保護站“七一冰川”建立了生態定位監測站3個,已初步建立了祁連山“三線五級”生態監測網絡體系,對祁連山生態系統典型類型的氣象因子、水文要素、土壤因子及植被類型、結構以及分布格局進行長期、連續的定位觀測。本次蘭州大學、西寧中心和祁連山管護中心的合作是一次強強聯合,對祁連山生態監測體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心將充分發揮資源層面上的優勢,以最真誠的合作態度,與合作伙伴單位共同建設和申報祁連山國家公園植被變化與水資源效應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并進一步加強在人才培養、科技團隊建設和科技平臺搭建等方面的的交流合作,全面提升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祁連山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
會上,三方簽訂了祁連山國家公園植被生態與水資源效應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共建協議。就寺大隆觀測站建設進展做了學術交流,共同探討合作建站機制。會議期間,參會人員赴寺大隆站進行參觀考察。
此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監測事業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對祁連山生態保護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郎文哲 焦方寧)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