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組織優勢賦能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學習時報》點贊云南大關
昭通林草 2025年04月11日 16:14 云南
《 學習時報 》4月9日 第 8 版 刊發稿件,點贊大關縣依托筇竹資源優勢,以組織優勢助力“竹特色”“竹堡壘”“竹人才”“竹鏈接”融合發展,實現了筇竹資源從珍稀瀕危到產業化發展的華麗轉身。
以組織優勢賦能鄉村特色產業發展
作者 向德強 秦萬軍
近年來,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認真踐行“兩山”理念,依托大關縣筇竹“中國獨有、大關獨大”資源稟賦優勢,以組織優勢助力“竹特色”“竹堡壘”“竹人才”“竹鏈接”融合發展,構建“基地培育 加工園區 新型主體 農戶 商旅文”百億筇竹全產業鏈發展格局,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之路,實現了筇竹資源從珍稀瀕危到產業化發展的華麗轉身。目前,大關縣筇竹林總面積達102萬畝,產業綜合產值20.8億元,筇竹產業發展受益群眾17.3萬人,占全縣農村人口的72.5%。
立足“竹特色”,黨建引領規模發展
立足筇竹資源、品質和市場優勢,深學細悟“兩山”理念,篤定“以竹富農”的產業發展自信,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書記抓竹產業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兩個作用”,舉全縣之力大力發展。一是壯大基地。圍繞全縣“100萬畝筇竹”產業規模的目標,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體,黨支部全程統籌協調、黨員帶頭示范發展,以組織化全覆蓋推進筇竹基地建設。截至目前,大關筇竹基地面積已由2018年的不足20萬畝增至超100萬畝,比2018年翻了5倍以上,筇竹林面積占世界筇竹面積的70%以上,筇竹資源總量與質量取得市場絕對優勢。二是完善設施。按照全縣筇竹“產業發展到哪里,設施跟進建設到哪里”的規劃,全縣廣大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基層黨組織圍繞筇竹產業發展需求積極協調建設資金,黨員帶動群眾投工投勞,持續推動筇竹產業配套設施建設。2018年以來,在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主動參與、協助下,在全縣財力較弱的情況下,以較低的投入實現新建產業路700余公里、采筍道100余公里、管護及休息間20余個,筇竹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實現大幅度改善。三是培育主體。整合資源通過外引內培的方式,不斷培育、壯大與筇竹產業相關的經營主體,通過精準招商、強化龍頭引領,成功引進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入駐。扶持培育發展筍材加工企業19家、涉竹集體經濟組織28個、家庭農場及農民專業合作社82個、竹產業專業村30個。大關旭紅、大關瑞興等4家涉竹合作社榮獲省級示范社稱號,村集體經濟組織——云南竹一無二食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年均產值達2500萬元,榮升省級規模以上企業。
建強“竹堡壘”,組織保障市場運營
圍繞筇竹產業發展,以“組織聯建促陣地建設、活動聯辦促作用發揮、資源聯享促信息互通、發展聯動促共同盈利”為目標,不斷建強涉農黨組織,打造竹產業鏈黨建共同體,應對市場風險挑戰,助力全縣筇竹產業在市場經濟中穩步發展。一是產業發展隊伍靠組織保障。統籌全縣涉竹村(社區)干部及農村黨員隊伍,打破村組地域限制,圍繞筇竹產業發展種植、管護、加工、銷售等環節新建黨組織,擇優選聘村“兩委”干部及本土人才中懂經濟、懂筇竹、懂經營的優秀干部和本土優秀人才,在筇竹產業發展的重點村集體經濟組織擔任董事會、監事會成員,破解村級涉竹集體經濟發展人才不專、隊伍不強問題。二是潛在風險挑戰靠組織應對。統籌聯動全縣各涉竹基層黨組織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同發力,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對主要產品筇竹筍實行保護價兜底收購,有力解決了外來資本分割布點、壓價收購等損害竹農利益問題,成功抵制市場惡意競爭風險。在高度組織化的應對下,大關縣筇竹筍價格由2018年的4—6元/kg,節節攀升至14元/kg,切實保障竹農權益,激發群眾發展筇竹產業積極性。三是市場競爭資本靠組織提供??h內3家銀行開發了“筇竹貸”業務,對涉竹經營主體提供資金支持。采取“黨組織 集體經濟 龍頭企業 農戶”發展模式,廣泛開展涉竹經營主體混合股份制改革試點,緊扣產品、地域、銷售網絡等市場要素,鼓勵涉竹村集體經濟整合村集體、企業抱團發展。有力解決涉竹村集體經濟、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資源不均、資本不厚、渠道不互通等問題。目前,大關筇竹相關產品已構建起覆蓋全國的市場經銷網絡,部分產品出口到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
引培“竹人才”,創新驅動品牌打造
圍繞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定點幫扶、東西部協作、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等利好政策,建立筇竹產業科研平臺,“產學研”一體推進助力大關筇竹品牌打造。一是科技賦能提質量。依托國家科技特派團幫扶,通過院縣合作機制,建立筇竹研究院、董文淵專家工作站、筇竹實驗室等竹產業科研平臺,推動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烏蒙山混生竹產業服務站落戶大關,建成大關筇竹科技小院4個、科技竹園25家,對筇竹種苗選育、人工造林、幼林撫育和低效林改造等制定了統一的技術標準7項,建成首個“兩山”理念與筇竹科技創新示范基地,推廣應用國家專利技術培育筇竹輕基質容器苗,筇竹成活率從40%提高到98%,成林竹筍畝產量增產至每畝800斤以上。二是產品創新增效益。圍繞筇竹全域開發、全竹利用,用好各類人才支持項目、獎補政策,鼓勵支持涉竹優秀企業與人才廣泛開展產品創新和研發。目前已成功上市筍干、清水筍、鹽漬筍、開袋即食和調味筍等系列市場份額穩定的加工產品,研制出筇竹家具、筇竹拐杖、竹毛筆、竹打火機、竹燈具等筇竹產品,筇竹文創產品年銷售收入8000余萬元。三是宣傳推介亮品牌。通過東西部協作、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以及涉竹專家人才自身渠道,廣泛開展大關筇竹系列產品推介宣傳,成功舉辦兩屆筇竹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筇竹文化節、上?!吧胶G檎x長·浦江竹韻潮”大關筇竹產業推薦會、浙江安吉大關筇竹產業推薦會。首屆世界竹藤大會上,大關“至尊筇竹”節杖作為國禮贈送給44個國家貴賓?!暗诙弥袊ㄉ虾#﹪H竹制品博覽會”和“第十一屆中國竹文化節”上,大關參展的筇竹圓竹家具均斬獲金獎?!按箨P筇竹筍”獲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認證,《人民日報》《農民日報》等媒體以英、法、日等多種語言對大關筇竹產品進行集中宣傳推介。
暢通“竹鏈接”,利益聯結助農增收
堅持組織引導、平臺主體、群眾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通過“龍頭企業 村集體公司 農戶 基地”的聯農帶農發展模式,讓筇竹產業從生產、加工到銷售每一個環節都能鏈接到農戶,助力群眾增收,推動實現共同富裕。一是技能培訓促增收。緊扣筇竹產業發展,制定實施筇竹產業工人培養三年行動計劃,開展“筇竹工匠”職業技能評選,每年組織開展筇竹相關種植技術、筍材竹材加工等技能培訓200余場次,組織50人以上的產業工人赴四川青神、浙江安吉等地培訓,實現筇竹產業鄉鎮有人才、村村有工匠、戶戶有能手,建成工匠連基地、人才連樣板、能手連農戶的發展格局,以技能水平促進群眾增收。二是務工就業助增收。圍繞已經初見成效的筇竹產業鏈,通過精準務工推介,組織農村勞動力到筇竹產業園區、竹基地、相關企業就業,實現就近就地就業3000余人,年務工收入5000余萬元。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平臺,通過已建成的竹產業基地管護、幼竹撫育等工作開發季節性務工崗位,覆蓋群眾7120戶3.2萬人,帶動低收入家庭戶均增收3000余元。三是資產分紅穩增收。在82個村(社區)黨組織引領創辦合作社155個,鼓勵支持農戶通過土地、資金、勞動力、技能等要素入股,目前全縣入社群眾達1.2萬戶3.8萬人。截至目前,已有10萬畝豐產筇竹林聯結30余個合作社、個體大戶,每年用于分紅資金達1億元,入股農戶資產性收入穩定增長。
(作者單位: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委組織部)
來源:“微昭通”官方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