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新區城市面貌。
甘南州瑪曲縣天下黃河第一彎風景。
首航節能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 吳豐泉
馬牙雪山。趙世鵬
子午嶺風光。呂赟
成健
黃河干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9年達到Ⅱ類,提前2年完成消除劣V類水體目標任務;
祁連山生態保護實現常態長效監管;
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助力我省經濟增速位居全國前三;
……
回望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建設美麗甘肅為牽引,以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為導向,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步入2025年,我省部署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九大行動”,聚焦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鞏固提升、土壤污染源頭防控等方面,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印發《甘肅省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行動方案》,以筑牢“四屏一廊”生態安全格局為核心,系統謀劃生態保護與修復、環境質量提升等九大行動,為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描繪出更為清晰的路徑。
一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甘肅躍然而出,一幅綠色發展的壯美畫卷正在隴原大地徐徐展開。
近年來,我省始終把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推動全省生態環境發生顯著變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發展支撐不斷強化,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常態長效監管,黃河之濱愈發壯美,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完善大保護大治理格局,堅決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4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甘肅省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行動方案》,提出7個專項行動、27項具體工作任務,進一步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目前,我省相關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生態環境領域制度體系不斷健全;祁連山、秦嶺等重點區域保護監管持續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扎實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并向縱深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支撐高質量發展能力不斷提升;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整改;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
攻堅克難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藍天保衛戰成效斐然。爭取中央資金14.04億元,實施鋼鐵、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20個,65蒸噸以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24臺,完成蘭州、金昌、武威、臨夏4地散煤治理13.8萬戶、累計35.7萬戶。強化黑煙車監管,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4.2萬余輛。出臺《甘肅省噪聲污染防治若干規定》,建成覆蓋全省的聲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在蘭州等3市開展寧靜小區試點,建立省級典型噪聲投訴案件督辦機制,將工業噪聲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噪聲污染防治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嘉峪關市PM2.5濃度為18微克/立方米,連續3年下降,保持全省最低。臨夏州PM2.5濃度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酒泉市冬季清潔取暖項目效果明顯。
碧水清流持續鞏固。爭取中央資金10.16億元,實施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工程、水質提升與水量保障再生水利用工程等水污染防治項目77個。新劃定16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達標率達100%。18個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達到“長治久清”。隴南市持續強化監管監測,各類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定西市著力改善散渡河水質成效顯著。
土壤污染防治取得積極進展。爭取中央資金2.04億元,實施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及歷史遺留廢渣整治項目10個,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風險管控項目13個,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6.15%。完成1034個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評估。累計完成5150個行政村環境整治,清單內85條農村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31.21%。
凈土守護縱深推進。國家西北區域特殊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項目落地甘肅。固體廢物信息化監管平臺建成投運,對全省1.9萬家涉廢企業實現全過程數智化監管。蘭州、金昌、天水和蘭州新區“無廢城市”建設加快推進,建成項目116個、綠色工廠129間、綠色礦山13座、“無廢細胞”606個。在全國率先開展“無廢集團”創建。發布《甘肅省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
系統治理
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黃河戰略落地見效。入河排污口的排查與整治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共完成5607個排污口的整治,完成率高達98.27%,超額完成國家年度目標。沿黃9個市州的污水處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完成156個歷史遺留礦山重點圖斑詳查。與四川、寧夏、青海簽訂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并在全省12個市州的24個縣區開展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工作,省級補償資金達到1億元,補償機制進一步完善。黃河流域甘肅段的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7.56%,黃河干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9年達到Ⅱ類標準,黃河臨夏段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典型案例。
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實現新突破。印發《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監管工作機制》,推進實現祁連山保護區生態環境調查觀測(監測)管理“一張網”、調度指揮“一塊屏”、監督評估“一平臺”、聯動執法“一體系”常態長效保護。祁連山地區的5市11縣連續3年在考核中表現優異。評估顯示,祁連山生態狀況明顯改善的區域占比增加了37.5%,植被生長狀況總體呈現良好態勢。
自然生態保護持續加強。印發《關于加強甘肅秦嶺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見》,完善秦嶺地區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機制。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1845個問題整改完成率達99.62%,實現數量與面積“雙下降”。開展自然保護區成效評估,在3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中29個成效評估優良。甘南州推動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先行區建設,高原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綠色轉型
培育發展新動能
環評審批服務持續優化。印發《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對全省952個管控單元實行“一單元一策略”環境準入,從源頭優化產業布局。為蘭洽會的1301個簽約項目、218個產業轉移項目以及10358個企業用戶提供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符合性核查服務,使得環評效率提升35%。進一步強化跟蹤服務保障,全省范圍內審批2127個環評項目,確保240個省列重大項目順利開工。同時,推動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華亭礦區總體規劃和平山湖一號煤礦建設項目的環評工作順利獲得批準。
綠色環保產業發展迅速。推動5個EOD項目納入國家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庫,我省入庫項目總數達到11個,總投資221.8億元。加大綠色環保(含綠色礦山)產業鏈招商引資力度,到位資金54.4億元,完成年度招商引資目標任務。爭取2025年提前下達中央生態環境專項資金16.19億元。
應對氣候變化成效顯著。完成全國碳市場第三個履約周期發電行業22家企業配額分配和履約清繳,清繳配額0.94億噸,交易配額268.03萬噸、交易額2.31億元。推動造林碳匯、并網光熱發電5個CCER項目進入減排量核證階段。指導白銀、酒泉2市和白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甘肅民樂工業園區成功申報國家首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白銀市入選國家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鞏固拓展蘭州市氣候投融資試點,推介17個項目獲得氣候投融資授信125億元、貸款58.16億元。蘭州新區創新推出“絲路碳票”融資工具。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省將推動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持續改善,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讓隴原大地的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富民強省的金山銀山,書寫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