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ily.clzg.cn/html/2025-07/07/content_302138.htm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目前在售野生菌達268種。
野生菌售價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
從全國各地來昆明避暑的游客,很多人將野生菌市場列為旅行首站。
“云菌”的鮮味隨著網絡飄向全國。
快遞企業護航“云菌”出滇。本版圖片記者馬海龍攝
忙碌的洗菌工。
旺季時,1個洗菌工1天要清洗上百斤野生菌。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是亞洲最大的野生菌集散地。
每年6月至9月,隨著雨季到來,云南人專屬的“食菌季”也如約而至。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從全國各地來昆明避暑的游客,很多人將野生菌市場列為旅行首站,開啟了一場以菌香為引的奇妙之旅。
云南憑借“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以及廣袤的原始森林,孕育出占全球36%、中國90%的食用菌物種,堪稱“菌類博物館”。雞樅、見手青、干巴菌……這些形態各異、風味獨特的“云菌”,成為吸引八方游客的“金字招牌”。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穿透薄霧,背著竹簍的撿菌人早已穿梭于松林之間,忙著尋找大自然饋贈的美味。他們熟悉山林的每一寸土地,知曉菌塘的位置,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眼力,在層層落葉下、樹根旁尋找,每發現一朵野生菌,都像是找到了寶藏。他們小心翼翼地用刀割斷菌柄,再覆上落葉保護菌塘,這是采菌人世代相傳的生存智慧。
天剛亮,這些新鮮采摘的野生菌便被送往昆明各大農貿市場和專業交易市場,隨后從這些地方走向全國餐桌。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作為亞洲最大的野生菌集散地,每天9時左右,市場會迎來早高峰,主通道上隨處可見賣力吆喝的商戶,挎著竹籃的本地商戶與拖著行李箱的外地客商摩肩接踵。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總經理成愛麗介紹,目前市場內的野生菌已達268種,日均交易量達300噸,主打牛肝菌、雞樅、松茸、青頭菌等“明星”品種,根據野生菌的品種、品相不同,售價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
據悉,該市場年交易額已突破100億元,高峰期單日交易量可達600余噸。目前,1200余家商戶直接帶動就業1萬人,輻射全省23萬人就業,間接影響600萬人。蓬勃發展的產業還催生出洗菌工、菌類鑒定師等新興職業,以及炸雞樅油手藝人、帶貨主播等特色崗位。
在市場的一隅,洗菌工李師傅忙著處理客戶剛買的牛肝菌。他手持軟毛刷,順著菌褶紋路輕輕刷洗,動作輕柔且精準,不一會兒,沾滿泥土的菌子便煥發出玉潤的光澤?!跋淳情T手藝活,見手青要浸泡,雞樅菌得用流水沖洗,稍不注意就破壞了鮮味?!?nbsp;旺季時,他1天要清洗上百斤野生菌,日均收入上千元。
旁邊,“90后”主播小婉正對著直播鏡頭熱情推介:“家人們看過來!這朵雞樅菌形似斗笠,菌柄粗壯,是品質上乘的‘火把雞樅’?!痹诤笈_,運營小杰緊盯數據面板,根據實時流量調整直播策略,讓“云菌”的鮮味隨著網絡飄向全國。
暮色降臨,昆明街頭的菌菇火鍋店飄出陣陣濃香。銅鍋里,雞樅、竹蓀、虎掌菌等10余種鮮菌在雞湯中翻滾,食客們圍坐一桌,靜待“三滾三沸”的倒計時?!俺跃右v儀式感,少煮1秒怕不熟,多煮1分失鮮味?!狈諉T一邊提醒,一邊熟練地為客人盛上冒著熱氣的菌湯。
從山林到餐桌,從采摘到交易,“云菌”串聯起云南獨特的生態鏈與文化鏈。野生菌市場里的一次次交易,繪就了一幅幅繁忙的野生菌市井圖,帶動“云菌”產業鏈發展,讓“云菌”香飄四海。
記者楊敏報道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